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search on "Modernized Economic System" Based on Bibliometric Analysis
  • 作者:杜创 ; 王佰川
  • 英文作者:DU Chuang;WANG Baichuan;Institute of Economic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Department of Economics,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 关键词:现代化经济体系 ; 话语体系 ; 文献计量
  • 英文关键词:modernized economic system;;discourse system;;bibliometrics
  • 中文刊名:BGY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版日期:2019-07-05
  • 出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19;No.100
  • 语种:中文;
  • 页:BGYS201904009
  • 页数:10
  • CN:04
  • ISSN:11-4558/G
  • 分类号:81-90
摘要
系统梳理了"现代化经济体系"概念的来龙去脉,即其作为创新性政策话语提出的政策渊源(过去),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之后学术界相关研究现状(现在),以及研究趋势(未来)。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相关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Cite Space软件获取关键词共现图谱,发现了一些规律性现象,包括相关文献总量及不同类别文献随时间波动的规律,从话语体系到学术体系的转化规律,关键词图谱展现的话语体系网络,等等。可将"现代化经济体系"概念视作一个典型案例,完整展现了创新性政策话语如何提出,以及在中央提出创新性政策话语之后学术界如何跟进研究。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orts out the ins and outs of the concept of " modernized economic system",that is,its policy source before being proposed as an innovative policy discourse( past),the current status of related research after being proposed in the official report of the 19 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present),and research trends( future). By using the bibliometric method to analyze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data,and the CiteSpace software to obtain the keyword co-occurrence map,we find some stylized facts,including the total amount of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different types of literature fluctuating with time,the transformation from discourse system to academic system,and the discourse system illustrated by keyword maps,etc. The research on " modernized economic system " can be regarded as a case,which objectively shows how an innovative policy-related concept is proposed and how it is followed b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引文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罗润东,李超. 2017年中国经济学研究热点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8(4):80-98.
    [3]罗荣渠.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J].历史研究,1986(8):19-32.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习近平.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N].经济参考报,2018-02-01(A01).
    [6]刘伟.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发展、改革、开放的有机统一[J].经济研究,2017(11):6-8.
    [7]刘伟.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新发展理念的体会[J].管理世界,2017(12):1-7.
    [8]刘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什么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1):6-11.
    [9]刘伟.新发展理念与现代化经济体系[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4):3-20.
    [10]洪银兴.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开启现代化新征程[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1):11-15.
    [11]洪银兴.新时代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经济体系[J].南京社会科学,2018(2):1-6.
    [12]洪银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功能研究[J].求是学刊,2019(2):91-98.
    [13]高培勇,杜创,刘霞辉,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一个逻辑框架[J].经济研究,2019(4):4-17.
    [14]刘志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时代经济建设的总纲领[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1-6.
    [15]刘志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框架、关键问题与理论创新[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3):5-12.
    [16]张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与路径初步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105-116.
    [17]简新华.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几个关键问题[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2):14-20.
    [18]王喆,汪海.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与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方略[J].改革,2018(10):14-27.
    [19]黄群慧.浅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经济与管理,2018(1):1-5.
    [20]杨瑞龙.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1):18-20.
    [21]刘志彪.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瓶颈和政策重点[J].中国经济问题,2019(2):19-26.
    [22]盛毅,王玉林.第二次现代化背景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J].经济体制改革,2018(1):12-18.
    [23]刘戒骄.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三个关键点[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47-53.
    [24]许光建,孙伟.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点和若干主要关系[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11):7-10.
    [25]周文,包炜杰.国家主体性、国家建构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8(5):1-8.
    [26]郭威,杨弘业,李明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逻辑内涵、国际比较与路径选择[J].经济学家,2019(4):59-70.
    [27]贺晓宇,沈坤荣.现代化经济体系、全要素生产率与高质量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18(6):25-34.
    [28]张月友,董启昌,倪敏.服务业发展与“结构性减速”辨析———兼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J].经济学动态,2018(2):23-35.
    [29]张燕生,梁婧姝.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指标体系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9(4):17-24.
    [30]黄群慧.以高质量工业化进程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J].行政管理改革,2018(1):11-14.
    [31]顾乃华,唐荣.构建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协同发展产业体系[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2):16-21.
    [32]汤正仁.以数字经济助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J].区域经济评论,2018(4):96-100.
    [33]张占斌.在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加快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14):42-50.
    [34]乔晓楠,郗艳萍.人工智能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J].经济纵横,2018(6):81-91.
    [35]盛朝迅.现代化经济体系视野的“创新创业升级版”路径找寻[J].改革,2017(12):119-128.
    [36]剧锦文.现代化经济体系下的国企改革发展[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2):39-45.
    [37]张培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民营企业创新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1):21-29.
    [38]王琼.现代化经济体系下的城乡协调发展[J].人民论坛,2018(36):96-97.
    [39]程必定.从五大层面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J].区域经济评论,2018(4):15-19.
    [40]林斐.多层次协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区域经济评论,2018(4):6-9.
    [41]高培勇.中国财税改革40年:基本轨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J].经济研究,2018(3):4-20.
    [42]何代欣.现代化经济体系下的税制改革趋势[J].国际税收,2018(8):62-65.
    [43]冯守东.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背景下的税制改革研究[J].税收经济研究,2018(5):35-38.
    [44]平新乔.建立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财税体制所面临的一些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2):12-15.
    [45]闫坤,张鹏.现代化经济体系导向下的消费税改革[J].税务研究,2019(3):3-9.
    [46]魏杰.防范金融风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1):28-32.
    [47]周月秋.现代金融助力现代化经济体系[J].中国金融,2018(10):24-27.
    [48]刘庆健.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基础[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9):86-89.
    [49]何立峰.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18(7):4-6.
    [50]谷克鉴.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应当重视对外开放的效率提升功能[J].国际贸易问题,2018(1):7-8.
    [51]高培勇.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理论大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1)P类下的子类包括:P1 capitalist systems(资本主义体系),P2 socialist systems and transitional economies(社会主义体系和转型经济),P3 socialist institutions and their transitions(社会主义制度及其转型),P4 other economic systems(其他经济体系),P5 comparative economic systems(比较经济体系)。
    (2)第二节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将印证这里几个关键词的相互关联性。
    (1)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政策宣示,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了“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参见周恩来:《1954年政府工作报告》,http:∥www.gov.cn/test/2006-02/23/content_208673.htm。此后,相关提法不断深化。1964年,正式提出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两步走”的设想。改革开放之后,“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得到重申,并重新规划为“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时间瞄准在21世纪中叶。
    (2)本文对含义相近的关键词作出调整:“供给侧改革”“结构性改革”等相近的关键词归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产业体系”归到“现代产业体系”。
    (1)部分文献涉及不同主题,故有些月份三类主题文章数量之和可能大于该月文献数量。
    (2)本节第二部分对这三类文献的具体内容分别作了详细介绍。
    (1)可能选择有一定主观性,未提到的文献不代表不重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