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孟河医派脾胃学术思想在膏方中的应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杨志敏
  • 关键词:孟河医派 ; 调脾胃学说 ; 膏方
  • 中文刊名:ZYJC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 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 出版日期:2015-05-28
  • 出版单位: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年:2015
  • 期:v.21;No.225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505400);; 广东省中医院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颜德馨工作室建设项目(中医二院[2014]89号-6);; 广东省中医院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启动项目(2013KT1517)
  • 语种:中文;
  • 页:ZYJC201505047
  • 页数:3
  • CN:05
  • ISSN:11-3554/R
  • 分类号:124-126
摘要
孟河医家深求脾胃实学,注重临床实效,立论和缓平正,治法清润平稳,通过"抑木扶土、调营畅中、醒脾运湿、温补脾肾"等调脾胃理念处处顾护脾胃中气,务求调气复平。颜德馨教授深谙孟河脾胃学术思想,在补脾运脾健脾基础之上,提出动静结合、通补相兼,将其灵活运用于膏方伍用,可强固本清源之功,增祛疾扶正之效,并探讨如下。
        
引文
[1]施琴.孟河医派脾胃病养护特色[J].江苏中医药,2004,25(7):48-49.
    [2]张霆.运用孟河医派调养脾胃学术思想指导治疗肿瘤的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07,42(3):140-141.
    [3]谢东宇.孟河医派马派脾胃学术思想、临床运用及传承规律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19-21.
    [4]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16.
    [5]费伯雄.医醇賸义[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2:3.
    [6]胡海雁,丛艳.孟河费派脾胃理论思想探讨[J].甘肃中医,2010,23(12):3-5.
    [7]谢东宇.马培之脾胃学术思想浅析[J].四川中医,2008,26(12):39-41.
    [8]王琼.孟河医派的学术思想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5):1147-1149.
    [9]颜乾麟.颜德馨临床医学丛书:颜德馨膏方精华[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10]徐景藩.徐景藩脾胃病治验辑要[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169-170.
    [11]谢东宇,武建设.孟河名医贺季衡脾胃学术思想浅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5):428-43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