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白痴》的生死观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韩颖怡
  • 关键词:《白痴》 ; 生死观 ; 陀思妥耶夫斯基
  • 中文刊名:MZXS
  • 英文刊名:Masterpieces Review
  • 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4-10
  • 出版单位:名作欣赏
  • 年:2019
  • 期:No.644
  • 语种:中文;
  • 页:MZXS201912049
  • 页数:5
  • CN:12
  • ISSN:14-1034/I
  • 分类号:134-138
摘要
在《白痴》中,梅什金公爵患有癫痫病、反对现世享乐论,并从瑞典回到俄国受苦受难,体现了带有原罪论色彩的负荆请罪的生死观;公爵对死刑的批判、杀人犯罗果仁和虚无主义者伊波利特的悲剧人生,体现了作者对以神为本的宗教生死观的宣扬,是博爱论的表现;列别杰夫和伊波利特对彼岸世界的敬畏,死刑犯渴望死后得救的态度以及无神论无法替代基督拯救必死之人类,均体现了具有唯灵论思想的破而后立的生死观。
        
引文
[1]伊琳娜·帕佩尔诺.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作为文化机制的俄国自杀问题[M].杜文鹃,彭卫红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梅列日科夫斯基.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M].杨德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6.
    [3]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M].荣如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4]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尼·别尔嘉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M].耿海英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段德智.死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肖四新.欧洲文学与基督教[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8]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5卷·诗学与访谈[M].钱中文主编.白春仁,顾亚铃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9]刘建军.基督宗教十字架的象征[J].圣经文学研究,2008(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