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李桂贤教授运用调气和中法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探微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天彬 ; 徐晴 ; 丁少华 ; 覃玉珍 ; 张涨 ; 赵凯杰 ; 李念 ; 李桂贤
  • 关键词:脾胃病 ; 气机失调 ; 气血失和 ; 调气和中 ; 名医经验
  • 中文刊名:SZGY
  • 英文刊名: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 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出版日期:2018-09-20
  • 出版单位:时珍国医国药
  • 年:2018
  • 期:v.29;No.277
  • 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李桂贤传承工作室)
  • 语种:中文;
  • 页:SZGY201809070
  • 页数:2
  • CN:09
  • ISSN:42-1436/R
  • 分类号:223-224
摘要
目的对调气和中法的理论内涵、临证运用进行概述,进而指出调气和中为治疗脾胃病之法则。方法解析脾胃病的病因病机,以中医典籍论著为参考,以临证验案为依据,对李桂贤教授运用调气和中法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进行探讨。结果李桂贤教授提出脾胃病之病机终不离气机失调、气血失和的观点,以"调气和中"为法治疗脾胃病,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结论李桂贤教授运用调气和中法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值得推广介绍。
        
引文
[1]谢丽萍,陈延强,秦艳龙,等.莫若林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2):3042.
    [2]尚冰,丛培玮,王铎.对“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生理病理认识初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6:96.
    [3]吴红玲.中医情志疗法探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6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