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中西医角度探讨中医“脾”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库兰丹·木普提 ; 甄晓敏 ; 张云云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 ; 中风 ; 中西医结合
  • 中文刊名:ZYYY
  •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 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出版日期:2017-03-25
  • 出版单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年:2017
  • 期:v.15
  • 语种:中文;
  • 页:ZYYY201706035
  • 页数:3
  • CN:06
  • ISSN:14-1312/R
  • 分类号:110-112
摘要
从中医"脾"的功能和现代研究,脑卒中的发病关系,临床表现等为切入点,分别从中医易患体质、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证型以及西医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探讨中医"脾"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有助于在今后临床诊疗中做到未中风时护脾以可防发病,始中风时健脾以促病愈,已中风后补脾以防复发。
        
引文
[1]吴兆苏,姚崇华,赵冬.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3):236-239.
    [2]朱凌凌,童瑶,陈慧娟,等.脾的中西医学比较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1-6.
    [3]徐华,金德忠.现代医学对中医脾的认识[J].中医药通报,2008,7(6):17-18.
    [4]韩焱福,黄伟琪,陈玉林.损伤后肠道屏障损害与MODS发生的研究进展[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07,2(4):246-248.
    [5]蒋宏杰,骆斌.不同体质类型脑血栓病人血液流变性、微循环观察分析[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11(6):75-76.
    [6]张云云,张海梅,郭德莹,等.1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体质特点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2(42):31-34.
    [7]晓敏,晨曦,郭德莹,等.中医体质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4):650-652.
    [8]赵宏月,于睿.于睿从脾胃论治冠心病[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5下):5-6.
    [9]张磊,郭伟星.从六经气化浅谈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中医病机[J].中医杂志,2011,52(8):653-655.
    [10]徐小娟,刘丹,张炜宁,等.自拟健脾祛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6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5):107-111.
    [11]孙丽.从脾论治糖尿病血管病变[J].光明中医,2012,27(4):699-701.
    [12]陈允钦,张?.血脂研究与中医整体观关系初探[J].辽宁中医杂志,1999,26(5):201-203.
    [13]程峥青,杜程昊,张云云,等.不同中医证型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预后[J].中医杂志,2009,50(9):826-830.
    [14]何梦祺,张云云.脑中风患者舌诊研究的概述[J].医学综述,2012,18(8):1225-1226.
    [15]高利,刘萍,罗玉敏.舌苔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9):1102-1103.
    [16]张炳俊,鲍健,门雪娇,等.脾切除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1,19(9):663-66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