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公共服务中岗位社工角色的畸形化与矫正——以广东省D市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Deformity and Correction of the Role of Post Social Workers in Public Service
  • 作者:卢永康
  • 英文作者:Lu Yongkang;
  • 关键词:岗位社工 ; 角色畸形化 ; 依附关系 ; 角色矫正
  • 中文刊名:CGZJ
  • 英文刊名:Shanghai Urban Management
  • 机构: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25
  • 出版单位:上海城市管理
  • 年:2019
  • 期:v.28;No.186
  • 语种:中文;
  • 页:CGZJ201902013
  • 页数:5
  • CN:02
  • ISSN:31-2044/Z
  • 分类号:73-77
摘要
岗位社工是指通过政府购买的模式,在社工机构的安排下到各个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与社区组织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人员。由于我国岗位社工仍处于发展初期,出现了角色定位不清、角色自我厌倦、角色扮演失败等"畸形化"现象,影响了社工作用的发挥和行业的健康发展。从依附理论的角度看,岗位社工"畸形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存在对购买者、决策者与评估者的"依附"。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岗位社工定位,重构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矫正岗位社工角色的"畸形化",重塑岗位社工的角色,推动社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引文
[1]陈位志.十八大以来社会建设的新探索[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1):83-87.
    [2]王思斌.社会工作在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种基础—服务型社会治理[J].社会工作,2014(1):3-10.
    [3]李越.深圳市政府购买岗位社会工作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4]张婷.派驻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扮演研究[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3.
    [5]姚航远.谈谈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及发展前景[J].现代商业,2010(33):278-278.
    [6]丁水木.略论社会学的角色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社会学研究,1987(6):101-104.
    [7]李欢.实务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研究——以深圳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8]田玲玲.广东省东莞市:助残社工年底覆盖全市[J].中国社会工作,2016(19):5-6.
    [9]马丹.我国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依附性合作关系——以京、浙、黑三省市为例[J].北方经贸,2016(10):44-45.
    [10]张智辉.东莞社工专业人才激励的现状与启示[J].中国市场,2014(42):104-106.
    [11]万亮德.公共财政支持社会工作服务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