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斯宾诺莎对传统宗教的理性批判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pinoza's Rational Critics of Traditional Religions
  • 作者:崔永杰
  • 英文作者:Cui Yongjie;
  • 关键词:宗教批判 ; 《圣经》批判 ; 上帝 ; 泛神论 ; 无神论
  • 英文关键词:Critic of Religion;;Bible critic;;God;;Pantheism;;Atheism
  • 中文刊名:GXLL
  •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 机构: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中德莱布尼茨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1-10
  • 出版单位: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 年:2019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2YJA730001)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GXLL201901010
  • 页数:12
  • CN:01
  • ISSN:10-1136/C
  • 分类号:63-73+159
摘要
"宗教批判"理论是斯宾诺莎"关于人的完整哲学体系"中最重要、最具影响的内容之一。该批判除从考察迷信产生的根源入手阐明"真正的宗教"不等于迷信,进而揭露传统宗教的迷信本质以外,重要的还在于从理性出发,对启示宗教的核心教义、对《圣经》及其"流行的"解释方法中的谬误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刻批判,从而为哲学摆脱信仰及自由思考做出了有力辩护。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理论不仅在当时起到摧毁宗教神学的根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抹去罩在《圣经》外面的神圣光环的积极作用,而且因其推崇理性、反对迷信、倡导无神论,而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The "Critic of Relig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influential part in Spinoza's "whole philo.sophical system of human being". Starting from the origination of superstitions, Spinoza made it clear that the "re.al religion" was far from superstition and the latter was the very essence of traditional religions. And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he also made a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a deep critic of the faults of the core dogmatic of revealed religion, the Bible and its popular explanations, and from these, he defended philosophy strongly for its casting away from religion and its freely thinking. As for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Spinoza's critic, it not only crushed the root of religion and theology, but also eliminated the divine aureole covering the Bible. And due to its esteem of rea.son, objection to superstation, and advocating of atheism, people in present day still can learn a lot from it.
引文
(1)[英]罗斯:《斯宾诺莎》,谭鑫田、傅有德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82页。
    (1)参见《斯宾诺莎书信集》,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153页。
    (2)所谓“真正的宗教”,斯宾诺莎又称其为“普遍宗教”,并赋予了其特有的本质与内涵。
    (3)[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页。
    (4)[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9页。
    (5)[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页。
    (6)[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页。
    (7)[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1页。
    (1)《斯宾诺莎书信集》,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325~326页。
    (2)[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4页。
    (3)[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页。
    (4)[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83页。
    (5)[荷]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8页。
    (6)《斯宾诺莎书信集》,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314页。
    (7)[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页。
    (8)[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17页。
    (9)[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7页。
    (1)[荷]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页。
    (2)[荷]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页。
    (3)[荷]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6页。
    (4)参见崔若椈、崔永杰:《斯宾诺莎的“身体概念”--兼论其“身-心同一理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1)[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90页。
    (2)[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92页。
    (3)[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90页。
    (4)[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65页。
    (5)[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66页。
    (6)[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67页。
    (7)[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72页。
    (1)参见[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98~199页。
    (2)参见谭鑫田:《知识·心灵·幸福--斯宾诺莎哲学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页。该书作者认为,斯宾诺莎的思辨神学与其《伦理学》阐发的泛神论相关,“上帝或自然”是其思辨神学的公式;而他在《神学政治论》中关于奇迹、预言、《圣经》和普遍宗教的论述,属于实践神学的内容,“上帝是纯正生活的楷模”是其实践神学的公式。
    (3)[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99页。
    (4)《费尔巴哈哲学史著作选》第1卷,涂纪亮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337~338页。
    (5)[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9页。
    (1)[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6~107页。
    (2)[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7页。
    (3)[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7页。
    (4)[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8页。
    (5)[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21页。
    (1)[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8、115、116页。
    (2)[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8页。
    (3)[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8页。
    (4)[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94页。
    (1)[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28页。
    (2)Don Garrett ed.,The Cambridge Compation to Spinoza,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6,p.383.
    (3)[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50页。
    (4)在斯宾诺莎那里,“个人的自由”首先是指“哲学思考的自由”,但又不仅限于这一点,它还包括信仰自由以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言论自由等。
    (5)Spinoza,Complete Works,trans.by Samuel Shirley,Cambridge: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2002,p.387.
    (1)[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94页。
    (2)[美]列奥·施特劳斯:《迫害与写作艺术》,刘锋译,华夏出版社,2012年,第187页。
    (3)[美]列奥·施特劳斯:《迫害与写作艺术》,刘锋译,华夏出版社,2012年,第187页。
    (4)[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01页。
    (5)[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93页。
    (6)[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01页。
    (7)[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09页。
    (8)[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01页。
    (9)Spinoza,Complete Works,trans.by Samuel Shirley,Cambridge: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2002,p.520.
    (1)[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02页。
    (2)[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07页。
    (3)[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10~21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