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辅助站立行走装置对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生活独立性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目的:观察辅助站立行走装置对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生活独立性的影响。方法: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3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5例,2组均接受传统康复治疗,B组增加借助辅助站立行走装置强化自主活动。2组均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及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FIM评分及WHOQOL-BREF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B组更高于A组(P<0.01)。结论:在传统康复治疗时间外,增加剩余时间借助辅助站立行走装置强化自主活动,能明显改善下肢功能障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引文
[1]恽晓平.康复疗法评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431-432.
    [2]王杨,李奎成,邓小倩.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对截瘫患者的康复疗效[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5):351-353.
    [3]乔蕾,李擎,杨坚.自我强化主动活动对偏瘫患者生活独立性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4,29(2):103-104.
    [4]杨坚,乔蕾,朱琪,等.个体化主动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6):514-517.
    [5]冯宪煊,白跃宏,徐义明,等.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2014,29(2):86-88.
    [6]郝元涛,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J].现代康复,2000,4(8):1127-1129.
    [7]关骅.步行矫形器在脊髓损伤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8,8(6):341-343.
    [8]Carr JH,Shepherd RB著.黄永禧,徐本华,主译.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再学习方案[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8-18.
    [9]邸叶青,韩振萍,马将.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1,26(3):188-189.
    [10]孟海军.指导性强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疗效研究[J].华西医学,2010,25(7):1262-1263.
    [11]席建明,冯晓东,郭青川,等.电动起立床与站立架联合用于脑卒中患者平衡训练的临床效果[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12):1149-1151.
    [12]刘世文,槐洪波,刘然,等.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屈伸肌群表面肌电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57-60.
    [13]槐洪波,刘世文,陈颖,等.脑卒中躯干肌旋转肌群电生理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3):230-233.
    [14]周思红.离心收缩训练对肌肉力量和肌电图RMS值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6):62-6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