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金融机构破产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fl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n the Legislation of Financial Bankruptcy in China
  • 作者:张世君
  • 英文作者:ZHANG Shijun;
  • 关键词:金融机构 ; 破产 ; 金融风险
  • 英文关键词:Financial Institution;;Bankruptcy;;Financial Risk
  • 中文刊名:JMFV
  • 英文刊名:Business and Economic Law Review
  • 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18
  • 出版单位:经贸法律评论
  • 年:2019
  • 期:No.2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中国金融机构破产的理论探索与制度构建”(项目批准号:14FFX035)
  • 语种:中文;
  • 页:JMFV201901011
  • 页数:15
  • CN:01
  • ISSN:10-1579/D
  • 分类号:137-151
摘要
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维护金融市场信用有着重要意义。我国现有的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在价值理念、体系构造、立法技术等方面存在较多缺陷。全球金融危机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金融机构破产的制度建设,我国应有所借鉴,具体的改革路径为:重塑现代性的制度理念,重构多层次的立法体系,重建科学化的规范设计。
        The rules for bankruptc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systemic financial risks, protection of financial consumers and maintenance of financial market credit. In China, the existing legal framework on the bankruptc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till owns some drawback, such as in the aspect of legislative value, system structure, lawmaking technique and so on. Aft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the administration of America, Britain, Japan and other countries hav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legal framework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al bankruptcy. China should learn from these countries reform experience,namely we should restore the idea of modernity, and the multi-level legislative system and scientific design of the rules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 bankruptcy.
引文
[1]彭兴庭:《金融法制的变迁与大国的崛起》,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第6页。
    [2][美]卡尔-约翰·林得格林:《金融部门危机与重组--亚洲的经验教训》,康以同、仲雨虹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3]吴敏:《论法律视角下的银行破产》,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4]王欣新:《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漫谈》,《人民法院报》2008年5月6日。
    [5]汪丽丽:《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63页。
    [6]阎维杰:《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7]李光荣等:《中国二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8页以下。
    [8]李爱君:《商业银行跨境破产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
    [9][英]伊丽莎白·费雪:《风险规制与行政宪政主义》,沈岿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10]马国泉:《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23页。
    [11]杨东:《金融消费者保护统合法论》,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1页。
    [12]罗传钰:《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优化与国际合作》,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第57页。
    [13]吴林涛、林秀芹:《论我国商业银行破产重整制度的构建》,《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151页。
    [14]申丽芳:《破产法与信用》,《经济与法》2006年第9期,第177页以下。
    [15]颜迟:《金融衍生工具卖方义务研究》,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第345页。
    [16]皮天雷:《法与金融的中国逻辑与演变》,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年版,第140页。
    [17]许浩:《起草组专家李曙光谈新破产法》,《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第35期,第32页。
    [18]杨挽涛、陈胜:《中国跨境破产的理论与实践》,郭锋:《金融服务法评论》,法律出版社2012年第1期,第140页。
    [19]吴京:《跨国银行破产的法律问题及应对》,《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122页。
    [20][日]松冈义正:《破产法》,熊元楷、熊仕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页。
    [21]徐国栋:《罗马破产法》,《现代法学》2014年第1期,第17页。
    [22]董裕平等:《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中译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23]张雪强:《后危机时代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改革探讨》,《商业时代》2011年第13期,第97页以下。
    [24]王志勤:《论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机制的建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83页。
    [25]陈轶岚:《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退出问题研究》,厦门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26]李文泓、吴祖鸿:《英国金融监管最新进展及其启示》,《比较》2013年第3期,第68页。
    [27][日]山本和彦:《日本金融机构危机处理法律制度》,王欣新:《破产法论坛(第一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09页。
    [28]马国泉:《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80页。
    [29]小立敬:《わが国の金融機関の秩序ある処理の枠組み--改正預金保険法で手当てされた新たなスキーム》,野村資本市場クォータリー2013年版,第52-53页。
    [30]松澤登:《金融機関の新たな破綻処理制度と保険会社の課題》,日本保険学会関東部会報告による,2014年6月27日,第52-59页。
    [31]窦菲菲:《转型国家银行改革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基于外资银行的视角》,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39页。
    [32]彭兴庭:《金融法制的变迁与大国的崛起》,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第10页。
    [33]解正山:《跨国破产立法及其适用研究--美国及欧洲的视角》,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14页。
    [34]郑有为:《破产法学的美丽新世界》,元照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46页。
    [35]国际法研究院:《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项目:(TA)PRC3890终期报告》,2003年12月,第150-156页。
    [36]周俊生:《金融机构破产是一个系统工程》,《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71期,第18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