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碳交易的房地产企业与购房者双赢机制设计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Design of a Win-win Mechanism between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and Buyers based on Carbon Trading
  • 作者:魏琦 ; 李东亮
  • 英文作者:Wei Qi;Li Dongliang;
  • 关键词:绿色发展 ; 碳排放权交易 ; 碳配额 ; 绿色建筑 ; 古诺模型
  • 中文刊名:GDJR
  • 英文刊名:South China Finance
  • 机构: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28 17:05
  • 出版单位:南方金融
  • 年:2019
  • 期:No.510
  •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碳排放权交易中企业违约行为与监管机制构建的实验研究》(项目编号:71203082)的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GDJR201902003
  • 页数:10
  • CN:02
  • ISSN:44-1479/F
  • 分类号:23-32
摘要
本文系统阐释房地产企业参与碳交易的运行机制,基于古诺模型分析房地产企业参与碳交易的收益,研究房地产企业与购房者共赢机制设计,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一是在合理条件下,房地产行业引入碳交易可以降低碳排放量、达到绿色环保要求;二是房地产企业在修建房屋过程中净化水平格外重要,净化率变动对于企业收益以及购房者收益起到重要的作用;三是从碳交易市场来看,碳交易价格对房地产企业引入碳交易机制的收益以及购房者收益产生重要影响,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实现房地产企业与购房者双赢;四是当房地产企业参与碳交易时,政府对其碳配额分配数量将会影响企业收益情况。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一是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激励政策,充分发挥房地产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的引导作用,推动房地产行业纳入碳交易试点的控排行业范围;二是将碳排放交易引入到房屋建造、装修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之中,促使房地产企业将减排设备的减排水平、建设房屋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等关键变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三是鼓励房地产企业通过碳交易机制改善节能环保型房屋对购房者的实际体验,引导购房者优先选择购买节能环保型住宅,形成购房者与房地产企业之间互利共赢的良性互动机制,共同促进我国绿色建筑持续健康发展。
        
引文
[1]崔连标,范英,朱磊,毕清华,张毅.碳排放交易对实现我国“十二五”减排目标的成本节约效应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3(1).
    [2]侯玉梅,潘登,梁聪智.碳排放权交易下双寡头企业生产与减排研究[J].商业研究,2013(1).
    [3]胡东滨,汪静,陈晓红.配额免费分配法下市场结构对碳交易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
    [4]李冬.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碳交易特征及运作机制研究[J].南方金融,2018(3).
    [5]李健,朴胜任.个人碳交易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10).
    [6]李健,周慧.中国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
    [7]李志学,张肖杰,董英宇.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状况、问题和对策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4(11).
    [8]骆瑞玲,范体军,夏海洋.碳排放交易政策下供应链碳减排技术投资的博弈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4(11).
    [9]马秋卓,宋海清,陈功玉.碳配额交易体系下企业低碳产品定价及最优碳排放策略[J].管理工程学报2014(2).
    [10]马啸原,李兵,姚兴振.基于Swarm的企业碳交易博弈仿真分析[J].中国市场,2014(12).
    [11]苏亮瑜,谢晓闻.全球碳排放权市场的风险防控及对我国的启示[J].南方金融,2017(4).
    [12]王遥,王文涛.碳金融市场的风险识别和监管体系设计[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3).
    [13]吴淑艺,赖芨宇,郑艳丹,孙晓丹.建筑业碳排放权交易的SWOT分析及实施对策[J].建筑经济2017(1).
    [14]杨劬,钱崇斌,张荣光.试点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效率比较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7(6).
    [15]原艺昕,董孟能,丁勇,何丹.国内外建筑碳交易机制应用研究[J].重庆建筑,2015(1).
    [16]钟小剑,黄晓伟,范跃新,王莹莹,杨智杰,杨玉盛.中国碳交易市场的特征、动力机制与趋势--基于国际经验比较[J].生态学报,2017(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