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沼气产业化发展的新机遇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Biogas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 作者:段奇武 ; 孔垂雪
  • 英文作者:DUAN Qi-wu;KONG Chui-xue;Biogas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 关键词:碳排放交易体系 ; 沼气产业 ; 减排潜力
  • 英文关键词: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biogas industry;;emission reduction potential
  • 中文刊名:ZGZQ
  • 英文刊名:China Biogas
  • 机构: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6-02-20
  • 出版单位:中国沼气
  • 年:2016
  • 期:v.34;No.151
  • 语种:中文;
  • 页:ZGZQ201601021
  • 页数:3
  • CN:01
  • ISSN:51-1206/S
  • 分类号:98-100
摘要
为促进我国沼气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文章分析了我国沼气产业被钳制的现状,认为碳排放交易体系为我国沼气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biogas industrialization,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iogas industry and considered,that the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is a new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of biogas industrialization of our country.
引文
[1]刘莹玉.湖北省农村沼气产业化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2]郭海丽.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评价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3]王飞,蔡亚庆,仇焕广.中国沼气发展的现状、驱动及制约因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2,01:184-189.
    [4]陶庆斌,张凌云,伍晓赞,顾滕锋,汪金辉.新农村建设中沼气利用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J].绿色科技,2012,02:9-11.
    [5]王煜.碳交易:未来第一大能源市场[J].新民周刊,2015,48:41-43.
    [6]郭晓.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控制外部环境成本的补贴政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7]张海成.县域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原理与实践[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8]李景明,薛梅.中国沼气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可再生能源,2010,03:1-5.
    [9]张晖.中国畜牧业面源污染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0.
    [10]孟祥海.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11]唐喜斌.秸秆燃烧对灰霾天气的影响分析及其排放因子与颗粒物成分谱[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4.
    [12]于彬.辽宁省秸秆能源化利用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13]陈羚,赵立欣,董保成,万小春,高新星.我国秸秆沼气工程发展现状与趋势[J].可再生能源,2010,03:145-148.
    [14]徐传涛,乔富兴.浅谈畜牧沼气业发展[J].中国畜牧业,2013,04:74-75.
    [15]崔文文,梁军锋,杜连柱,张克强.中国规模化秸秆沼气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农学通报,2013,11:121-125.
    [16]徐源畅,肖俊,杨军章.发展畜牧沼气业的研究探讨[J].中国畜禽种业,2011,07:43-44.
    [17]曾伟民,曹馨予,曲晓雷,刘广尧,朱坤杰.我国沼气产业发展历程及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13,05:2214-2217.
    [18]李秀金,周斌,袁海荣,庞云芝,孟颖.中国沼气产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J].农业工程学报,2011,S2:352-355.
    [19]孙振清,王香雪,王凯,付国义.沼气发展障碍及建立沼气物业服务体系的可行性[J].可再生能源,2005,02:56-58.
    [20]王丽丽.沼气产业化基本理论与大中型沼气工程资源配置优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21]张国治,吴少斌,王焕玲,魏世清,王开勇,龙燕,邓良伟.大中型沼气工程沼渣沼液利用意愿现状调研及问题分析[J].中国沼气,2010,01:21-24.
    [22]张燕,王小燕,杨鹏,吴少忠.灵武市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信息,2011,19:89,70.
    [23]刘婧.基于强度减排的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24]于贵瑞,牛栋,王秋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中的焦点问题[J].资源科学,2001,06:10-16.
    [25]涂瑞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及其谈判进程[J].环境保护,2005,03:65-71.
    [26]张帆,李佐军.中国碳交易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设计[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9:20-25.
    [27]段雯娟.中美新气候行动令人鼓舞[J].地球,2015,11:44-46.
    [28]颜卫卫,曹凑贵,李峰.我国农村沼气CDM项目开发的潜力分析[J].中国能源,2007,09:32-34.
    [29]魏东洋,于涛,刘芬,牛磊,董志龙,许振成.清洁发展机制(CDM)对中国农村沼气工程经济性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01:176-179.
    [30]河吉先.沼气发酵罐的设计[J].化工装备技术,2014,05:21-22,26.
    [31]田宜水,孙丽英,姚宗路,袁艳文,孟海波,赵立欣.中国农村能源温室气体主要减排技术评价及潜力分析[J].可再生能源,2012,03:124-127.
    [32]李通.碳交易市场的国际比较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33]董文学.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影响因素与定价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3.
    [34]曲铮铮,盛馥来.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绿色经济[J].环境保护科学,2015,05:7-15.
    [35]王毅刚.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设计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36]荆克迪.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机制设计与国际比较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4.
    [37]孙伟.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D].上海:华北电力大学,2012.
    [38]雷立钧,荆哲峰.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4:30-36.
    [39]张海龙.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40]刘同良.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区域布局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2.
    [41]张丽香.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电力学报,2008,01:29-33.
    [42]张莉敏.德国沼气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农垦,2011,12:40-42.
    [43]李颖,孙永明,李东,袁振宏,孔晓英,许洁,董仁杰.中外沼气产业政策浅析[J].新能源进展,2014,06:413-422.
    [44]闫锡杰,卢丙文.搭建五个平台发展沼气产业[J].中国财政,2006,08:44-45.
    [45]冉毅,王超,罗秦,余小军,陈子爱,丁自立,席江.沼气工程物联网构建及应用分析[J].中国沼气,2015,01:65-69.
    [46]吴进,闵师界,朱立志,程静思,李谦,邓良伟,雷云辉,张敏.养殖场沼气工程商业化集中供气补贴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5,24:269-27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