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国家安全视阈下虚拟空间治理的路径选择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刘达禹
  • 关键词:虚拟空间 ; 国家安全 ; 治理路径 ; 新媒体时代 ; 治理理念 ; 新安全观
  • 中文刊名:SHZX
  •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 Front
  • 机构:吉林警察学院侦查系;
  • 出版日期:2019-08-01
  • 出版单位:社会科学战线
  • 年:2019
  • 期:No.290
  • 基金: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030);;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B307);;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JJKH20170763SK)
  • 语种:中文;
  • 页:SHZX201908029
  • 页数:5
  • CN:08
  • ISSN:22-1002/C
  • 分类号:278-282
摘要
当今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虚拟与现实的双重空间中急速更新,国家安全治理正向着网络化和虚拟化延伸。虚拟空间的快速发展为国家安全治理在主流意识形态、国家政治权威、政治制度运行、国家主权等方面提出新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机遇。只有确立秩序与活力相统一的虚拟空间治理理念,树立合作与包容相协调的安全观,夯实基础,在互信共赢中掌握治理主动权,才能防范和应对挑战与危机,才能牢牢把握机遇。
        
引文
(1)何明升、白淑英:《网络互动---从技术幻境到生活世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2-29页。
    (2)戚攻:《网络社会的本质:一种数字化社会关系结构》,《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3)童星、罗军:《网络社会及其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挑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1)曾国屏、李正风:《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页。
    (2)杨嵱均:《论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存在的正当性、影响因素与治理策略》,《政治学研究》2016年第3期。
    (3)金太军、李娟:《虚拟与现实的互动:网络政治文化的社会作用机理》,《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3期。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0页。
    (2)高宏强:《总体安全观下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的虚拟化传播》,《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7年第1期。
    (1)李传军、李怀阳:《网络空间全球治理问题刍议》,《电子政务》2017年第8期。
    (1)熊光清:《中国网络社会治理与国家政治安全》,《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1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