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理论指导下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实证研究——基于湖南省528份调查问卷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n Empirical Study on Aging-related Service Supply in Rural China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s Theory of Social Justice——Based on 528 Questionnaires in Hu'nan
  • 作者:范世明
  • 英文作者:FAN Shiming;Hu'nan Women's University;
  • 关键词:社会公平理论 ; 农村养老服务 ; 弹性强度 ; 获得感
  • 英文关键词:theory of social justice;;elderly care service in rural China;;elasticity;;sense of fulfillment
  • 中文刊名:LLKX
  • 英文刊名:Scientific Research on Aging
  • 机构:湖南女子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9-25
  • 出版单位:老龄科学研究
  • 年:2018
  • 期:v.6;No.64
  • 基金:湖南省2016年智库专项课题“开放发展理念下湖南养老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6ZWC46);; 湖南省2016年度委托课题“湖南省农村养老服务支持体系研究”(项目编号:XSP2016W07)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LLKX201809004
  • 页数:14
  • CN:09
  • ISSN:10-1122/D
  • 分类号:25-38
摘要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理论认为:社会公平是具体的、历史的,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社会公平不是搞平均主义。在现有的村情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不能完全照搬城市的养老服务供给模式,而应有步骤、有主次地推进。既要承认城乡之间的不公平和差异,也要通过改革,将这种不公平降到合理范围。无论城乡、区域、职业,所有老年人都应当公平地享有获取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享受政策外溢所带来的红利。
        According to Marx's theory of social justice, justice 'is relative under specific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justice is absolutely not egalitarianism. Under the current conditions, rural areas should not copy the service providing models of urban areas and provide high-standard service in all areas and in an in-depth way. Instead, rural areas should identify key areas and promote this work step by step. We need to see the gap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 and reduce this gap to a reasonable range through reforms. Regardless of their localities and occupations, all older people should have an equal access to basic public services and enjoy the spillover effects of policies.
引文
郭竞成.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强度与需求弹性:基于浙江农村老年人问卷调查的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2(1):47-57.
    黄俊辉,李放.农村养老服务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基于2001-2011年的国内文献[J].西北人口,2012,33(6):67-73+78.
    黄俊辉,李放,赵光.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江苏的数据[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2):118-126.
    雷咸胜,崔凤.农村养老服务产品的合作供给[J].人口与社会,2015,31(3):105-112.
    雷咸胜,崔凤.关于我国社会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17,39(2):44-49.
    李伟.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及对策的实证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2(2):29-35.
    梁鸿,赵德余.人口老龄化与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刘晓静,张继良.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理念、路径及对策[J].河北学刊,2013,33(2):123-127.
    陆春丽,韩旭峰.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农村社会化养老的可行性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1):52-56.
    吕学静,康蕊.京冀两地农村社区养老发展困境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6(1):108-116.
    秦俭.农村养老服务机构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39-41+52.
    田北海,王彩云.城乡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对家庭养老替代机制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4(4):2-17+95.
    王俊文,文杨.我国农村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江西赣州的调查[J].江西社会科学,2014,34(9):181-185.
    杨成波.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和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2015(11):88-90.
    姚兆余.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模式、机制与发展路径:基于江苏地区的调查[J].甘肃社会科学,2014(1):48-51.
    翟丙乾,杨星,许家霖.广东农村养老服务需求调研[J].老区建设,2014(6):23-26.
    张彩华,熊春文.美国农村社区互助养老“村庄”模式的发展及启示[J].探索,2015(6):132-137+149.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5.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310.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8.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17.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斯大林选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80.
    周湘莲,梁建新.服务型政府视角下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5):124-127.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2/t20180228_1585631.html.
    (2)中国新闻网.报告预计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3亿人[EB/OL].http://www.chinanews.com/sh/2016/07-15/7940986.shtml.
    (1)通常认为,信度系数应该在0~1之间。如果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9以上,表示量表的信度很好;如果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8~0.9之间,表示量表的信度可以接受;如果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7~0.8之间,表示量表有些项目需要修订;如果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7以下,表示量表有些项目需要抛弃。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