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末新疆的蝗灾与政府应对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Plague of Locust and the Control of the Disaster in Xinjiang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Period
  • 作者:阿利亚·艾尼瓦尔
  • 英文作者:Aliya Aniwar;
  • 关键词:清末 ; 新疆 ; 蝗灾 ; 灾害应对
  • 英文关键词:late Qing period;;Xinjiang;;locust plague;;coping with disaster
  • 中文刊名:MZYJ
  • 英文刊名:Ethno-National Studies
  • 机构:新疆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7-25
  • 出版单位:民族研究
  • 年:2018
  • 期:No.234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清至民国时期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水利灌溉与南疆社会”(项目编号:16YJA770001);; 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博士点建设资助项目(项目编号:MZZD13-02);; 新疆普通高校人文社科基地西域文史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XJEDU040214B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MZYJ201804009
  • 页数:17
  • CN:04
  • ISSN:11-1217/C
  • 分类号:102-117+129
摘要
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所藏相关档案,以及地方志等清代文献,文章全面梳理和统计了清末新疆蝗虫灾害的概况,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初步分析了清末天山南北各地蝗灾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讨论了光绪、宣统年间受灾损失程度以及政府救济的相关措施,论述了清政府对新疆救灾的力度及其在边疆民族地区推进国家治理的独特方式。
        On the basis of the sources of the First Historical Archives of China and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Archives and other Qing literatures,as well as relevant studies,this paper tak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and offers statistics on the locust plague in Xinjiang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period,and analyzes the pattern that the locusts rose.The paper also discussed the damage of the plague in the reign of Guangxu 光绪 and Xuantong 宣统 and the countermeasure of Qing government which revealed the Qing's ability and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border areas.
引文
(1)近年所见只有王鹏辉对清代新疆蝗虫灾害的时空分布和新疆蝗神信仰与蝗灾治理做了分析探讨。参见王鹏辉:《清代新疆的蝗灾与蝗神信仰》,《西域研究》2017年第4期。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科研所汇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历史史料》,1981年,内部印行,第18-30页。
    (3)温克刚、史玉光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新疆卷),气象出版社2006年版,第288-289页。
    (4)于维诚主编:《新疆通志·民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7-138页。
    (5)白玉玺主编;《新疆通志·气象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刘星编:《新疆灾荒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新疆少数民族调查组编:《锡伯族简史简志合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63年,第24页。
    (2)温克刚、史玉光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新疆卷),第289页。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历史史料》,第18页。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历史史料》(第3页)旱涝划分等级说明中对新疆水旱灾情采用五级划分法表示,即1级(涝),2级(偏涝),3级(正常),4级(偏旱),5级(旱),根据史料中有关雨情、旱情的描述,按实情出现的时间、范围、严重程度等评定历年等级。4级指春或夏有旱情,或春夏局地旱或成灾较轻的旱,或邻近地区单季旱及严重旱情记载等(包括蝗)。此乌苏蝗灾为4级。5级指凡旱情记载严重,或较大范围严重干旱饥疫(包括蝗)。(四)旱涝划分等级说明。
    (5)袁大化、王树楠撰:《新疆图志》卷95《奏议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第901页。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历史史料》,第19页。
    (7)马大正、华立编:《新疆乡土志稿》收录《昌吉县呼图壁乡土志》,全国图书馆文献索影复制中心1999年版,第156页。
    (8)《陕督左奏为参革巡抚短交赈粮片》,《申报》1878年4月13日。
    (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历史史料》,第20页。
    (10)《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311。
    (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历史史料》,第20页。
    (12)(13)温克刚、史玉光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新疆卷),第289页。
    (14)《吐鲁番厅就扑打蝗蝻事宜申镇迪道文》(光绪五年五月初一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局合编:《清代新疆档案选辑》(以下简称《清代新疆档案选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册,第433页。
    (1)马大正、华立编:《新疆乡土志稿》收录《镇西厅乡土志·仕宦》,第203页。
    (2)温克刚、史玉光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新疆卷),第289页。
    (3)《甘肃新疆布政使司为吐鲁番地区遭虫风灾申报不详拖延日久给该厅同知龙魁之札文》(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清代档案,吐鲁番厅Q15-1-410。
    (4)于维诚主编:《新疆通志·民政志》,第页。
    (5)邓缵先纂修:《续修乌苏县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二编·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七卷,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437页。
    (6)(10)温克刚、史玉光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新疆卷),第289页。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历史史料》,第23页。
    (8)邓缵先纂修:《续修乌苏县志》,第458-459页。
    (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历史史料》,第24页。
    (11)《清德宗实录》卷396,光绪二十二年十月甲子。
    (12)《清史稿》卷24《德宗本纪一》。
    (13)《清德宗实录》卷395,光绪二十二年九月辛亥。
    (14)《署理新疆巡抚饶应祺奏为新疆迪化蔬附等地被蝗被雹成灾陈明现办折》(光绪二十二年九月十九日),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宫中朱批财政,档案号:058-0108。
    (15)《镇迪道为转饬明春搜挖蝗蝻事札吐鲁番厅文》(光绪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二日),《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15册,第330页。
    (16)《呼图壁飞蝗成灾奏请赈恤蠲缓钱粮片》,《新疆巡抚饶应祺稿本文献集成》,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第四册,第359页。
    (1)马大正、阿拉腾奥其尔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补遗卷上卷《呼图壁西北蝗灾请旨蠲缓钱粮片》(光绪二十三年七月二十六日),新疆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964页。
    (2)(4)《奏为新疆绥来呼图壁乌什等属上年被灾地方赈恤完竣分别轻重恳思蠲缓粮草以纾民力恭折》(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九日),第一历史档案馆,宫中朱批财政,档案号:052-0108。
    (3)《新抚饶奏为呼图壁西北乡飞蝗为灾酌量赈恤片》,《申报》1897年10月30日。
    (5)《绥来乌什两属境内先后被蝗被水成灾奏请蠲缓钱糧片》,《新疆巡抚饶应祺稿本文献集成》,第五册,第73-78页。
    (6)马大正、阿拉腾奥其尔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补遗卷上卷《绥来县东南乡塔西河等处蝗灾请蠲缓钱粮片》(光绪二十三年九月十六日),第3020页。
    (7)马大正、阿拉腾奥其尔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补遗卷上卷《新疆被灾地方来春各酌筹调剂折》(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初十日),第3029-3030页。
    (8)《新疆巡抚饶应祺奏为遵旨查明新疆被灾地方来春酌筹调剂事》(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第一历史档案馆,宫中朱批财政,档案号:052-0272,043-0227。
    (9)《新抚饶奏为吐鲁番迪化等厅县水蝗偏灾赈抚情形片》,《申报》1899年2月19日。
    (10)温克刚、史玉光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新疆卷),第289页。
    (11)《禀扑减蝗虫事宜》(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九日),《新疆巡抚饶应祺稿本文献集成》,第26册,第87页。
    (12)于维诚主编:《新疆通志·民政志》,第138页。
    (13)《致迪抚藩臬宪禀蝗蝻滋生情形并扑楠事宜》(光绪二十五年四月十五),《新疆巡抚饶应祺稿本文献集成》,第27册,第65页。
    (1)《致迪抚宪藩臬宪扑捕大泉湾蝗蝻》(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十九日),《新疆巡抚饶应祺稿本文献集成》,第28册,第13页。
    (2)《致迪抚宪藩臬宪扑捕蝗事宜》(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三日),《新疆巡抚饶应祺稿本文献集成》,第28册,第20页;《致迪抚宪藩臬宪扑捕蝗事宜并请开报民夫食量及营勇车脚犒赏等赉》(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新疆巡抚饶应祺稿本文献集成》,第28册,第24页;《致迪抚宪藩臬宪扑捕蝗事》(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三十日),《新疆巡抚饶应祺稿本文献集成》,第28册,第26页。
    (3)马大正、华立编:《新疆乡土志稿》收录《奇台县乡土志·政绩录》,第59页。
    (4)《清德宗实录》卷506,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己亥。
    (5)《已饬玛厅文武加攻督扑小蝗》(光绪二十八年五月二十日),《新疆巡抚饶应祺稿本文献集成》,第29册,第168页。
    (6)于维诚主编:《新疆通志·民政志》,第137-138页。玛纳巴什属喀什噶尔地区,光绪八年为直隶厅水利抚民通判。光绪二十八年玛纳巴什直隶厅巴楚洲,后改为巴楚县。本文按原地名统计。参见温克刚、史玉光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新疆卷)之《附录一·新疆地名变迁表》,第315页。
    (7)《清德宗实录》卷521,光绪二十九年九月丙申。
    (8)《陕甘总督菘蕃奏报新疆绥来镇西等处被蝗被冻伤害禾情形片》(光绪二十九年九月□日),第一历史档案馆,宫中朱批财政,档案号:005-0063。
    (9)《甘肃新疆巡抚潘奏为光绪二十九年新疆镇西阜康等厅县被灾地亩应征额粮恳恩分别蠲缓折》,《申报》1904年5月27日。
    (10)《奏为新疆镇西等厅县本年被灾地亩请蠲缓额粮折》(光绪三十年二月初十日),第一历史档案馆,宫中朱批财政,档案号:005-0125 024-0476。
    (1)(3)温克刚、史玉光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新疆卷),第289页。
    (2)《宣统政纪》卷11,宣统元年三月乙亥。
    (4)《胜金乡约艾子八亥等为禾苗地内忽生蝗虫吃伤禾苗请予急救事禀吐鲁番厅文》(宣统二年四月二十九日),《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22册,第391页。
    (5)袁大化、王树楠撰:《新疆图志》卷95《奏议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第901页。
    (6)(8)李刚:《蝗灾·气候·社会》,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年版,第98页。
    (7)朱令人等编:《新疆减灾四十年》,地震出版社1993年版,第199-200页。
    (1)参见陈永宁、范福来和刘举鹏等学者的研究以及《新疆减灾四十年》和《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新疆卷)等。
    (2)温克刚、史玉光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新疆卷),第289-290页。
    (3)温克刚、史玉光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新疆卷),第290页。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历史史料》,第78页。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11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9页。
    (6)沈志华编译:《俄国解密档案:新疆问题》,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60页。
    (7)温克刚、史玉光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新疆卷),第10-11页。
    (8)温克刚、史玉光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新疆卷),第288页。
    (1)《镇迪道就严打蝗虫等情札吐鲁番文(残卷)》,《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91册。第367页。
    (2)(清)杨景仁:《筹济编·除蝗》,李文海等主编:《中国荒政书集成》第五册,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249页。
    (3)《陆布沁台吉迈引就其境内有蝗虫事禀吐鲁番厅文》(光绪四年六月二十四日),《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7册,第187页。
    (4)《陆布沁台吉迈引就消灭蝗虫事禀吐鲁番厅文》(光绪四年七月初九日),《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7册,202页。
    (5)《托克逊伊拉湖汉民乡约田生春就伊拉湖一带蝗虫甚多禀吐鲁番厅文》(光绪五年四月),《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7册,第382页。
    (1)《新疆巡抚部院就派兵帮民夫扑灭虫灾等情一案的批文》光绪二十年(年代记录不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档案号:Q15-34-3455(案卷目录)。
    (2)据学者及相关研究称,清代新疆前期巡抚一类习称封疆大吏,属中央派员,与京官相对,晚清才习称为地方官。晚清新疆知县至巡抚都算是地方官,“由于常驻地方,被视为地方官”。见胡正华主编:《新疆职官志(1762-1949)》,第1页。
    (3)《镇迪道就严打蝗虫等情札吐鲁番文(残卷)》,《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91册,第367页。
    (4)《甘肃新疆布政使司为吐鲁番地区遭虫风灾申报不详拖延日久给该厅同知龙魁之札文》(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藏,清代档案,吐鲁番厅Q15-1-41;又见《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3册,第161页。参见阿利亚:《从清文献看清政府对新疆的救济》,《清史研究》2011年第2期。
    (5)《陕督左奏为参革巡抚短交赈粮片》,《申报》1878年4月13日。
    (6)《致迪抚宪藩臬宪扑捕大泉湾蝗蝻》(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十九日),《新疆巡抚饶应祺稿本文献集成》,第28册,第13页。
    (7)《致迪抚宪藩臬宪扑捕蝗事宜》(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三日),《新疆巡抚饶应祺稿本文献集成》,第28册,第20页;《致迪抚宪藩臬宪扑捕蝗事宜并请开报民夫食量及营勇车脚犒赏等赉》(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新疆巡抚饶应祺稿本文献集成》,第28册,第24页;《致迪抚宪藩臬宪扑捕蝗事》(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三十日),《新疆巡抚饶应祺稿本文献集成》,第28册,第26页。
    (1)《镇迪道就扑治蝗事札吐鲁番厅文光》(光绪五年十一月十九日),《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8册,第13页。
    (2)《吐鲁番厅饬东岗湖巡抚传知户民如有恶蝗通力合扑之谕》(年代不详)残卷,《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24册,第267页下。
    (3)《吐鲁番巡检就扑灭蝗虫事申吐鲁番厅文》(光绪二十五年八月初二日),《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16册,第402页。
    (4)《吐鲁番善后局就防治蝗虫事移吐鲁番监督府正堂奎绂文》(光绪四年八月二十七日),《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7册,224页。
    (5)《致地抚藩臬宪鉴禀扑减蝗虫事宜》(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九日),《新疆巡抚饶应祺稿本文献集成》,第26册,第87页。
    (6)(清)纪昀:《乌鲁木齐杂诗》,王希隆:《新疆文献四种辑注考述》,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181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11辑,第190页。
    (7)《迪道为转饬明春搜挖蝗蝻事札吐鲁番厅文》(光绪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二日),《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15册,第330页。
    (1)《清德宗实录》卷336,光绪二十年三月壬午。
    (2)《镇迪道饬转新疆巡抚就请奖鄯善县扑蝗出力人员扎吐鲁番厅文》(残文),《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6册,第72页。
    (3)(清)陈芳生:《捕蝗考·前代捕蝗法》,李文海等编:《中国荒政书集成》第2册,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074页。
    (4)参见李文海等编:《中国荒政书集成》第1册,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12页。
    (5)(清)顾彦:《治蝗全法》卷3《捕蝗律令》,李文海等编:《中国荒政书集成》第6册,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4180页。
    (6)《镇迪道就扑治蝗事札吐鲁番厅文》(光绪五年十一月十九日),《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8册,第13页。
    (1)《镇迪道就协助鄯善县捕杀蝗虫事札吐鲁番厅文(残文)》(年代不详),《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91册,第436页。据查《新疆职官志》,李滋森到任时间为光绪二十八年二月,卸任时间为光绪三十年六月(参见胡正华编:《新疆职官志(1762-1949)》,第75页),则此一文件应在上述时间段内形成。
    (2)本文在梳理档案资料时发现另一份设局的资料,是《镇迪道就该设交代局所有各州县交代自应归局清理事札吐鲁番厅文》。此文中的局是否与收蝗的局或司有类似的收蝗任务,还有待考证。见《镇迪道就该设交代句所有各州县交代自应归句清理事札吐鲁番厅文》(光绪六年七月十一日),《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8册,第157页。
    (3)《镇迪道扑灭蝗蝻事再札吐鲁番厅文》(光绪二十九年九月十一日),《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18册,第338页。
    (4)(清)杨西明:《灾赈全书》卷2,李文海等编:《中国荒政书集成》第5册,第2964页。
    (5)《胜金大尔瓜阿五牙斯就派遣民夫扑灭蝗灾一事禀吐鲁番厅文》(光绪十八年六月),《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13册,第180页。
    (6)《吐鲁番就鲁克沁郡王报称该处飞蝗已被驱逐事禀吐鲁番厅文》(年代不详),《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24册,第266页。据胡正华等编:《新疆职官志(1762-1949)》,鄯善县知县何象堃就任时间光绪二十九年五月一日,卸任无记录。(第143页)
    (1)《镇迪道就照旧章征收田赋事之札文》(年代不详),《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91册,第435-436页。据胡正华等编:《新疆职官志(1762-1949)》记录,刘澄清任吐鲁番同知时间为光绪二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卸任时间为光绪三十年四月二十六日。(第139页)
    (2)邱国珍:《三千年天灾》,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322页;唐有伯:《刘猛将军庙和吴川将军刘承忠》,《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李大海:《清代新疆地区官主山川祭祀研究》,《西域研究》2007年第1期;唐智佳:《清代伊犁多神崇拜初探以关帝庙为中心》,《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3)《清高宗实录》卷767,乾隆三十一年八月乙卯。
    (4)《明绪奏伊犁地方神灵感应不为灾情》(同治四年七月二十日内阁奉),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宫中朱批财政,档案号:06-06680,084-0446。据唐有伯研究,同治四年,因刘猛将军在新疆伊犁城神灵显应,加封号“普佑”。此时刘猛将军的全称为“保康普佑刘猛将军”。光绪十三年之后,驱蝗正神刘承忠的御封全称就是“保康普佑显应灵惠襄济翊化灵孚刘猛将军”。唐有伯:《刘猛将军庙与吴川将军刘承忠》,《镇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5)《为饬知照伊犁刘猛将军灭蝗有功请加封号事札》(同治五年三月二十一日),四川档案馆,档案号:清6-05-00413-001。
    (6)马大正、华立等编:《新疆乡土志稿》收录《焉耆县乡土志·兵事录》,第490页。
    (7)马大正、华立等编:《新疆乡土志稿》收录《和田直隶州乡土志·人事类》,第684页。
    (8)《蝗虫过境之呈文》(年代不详),《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24册,第268页。
    (1)《吐鲁番城隍庙禀呈加封神衔》(光绪十八年八月初六日),《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30册,第16页。
    (2)《致迪宪吐鲁番辟展巡检扑灭蝗蝻事申吐鲁番厅(残文)》,《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17册,第327页。
    (3)《致迪抚宪藩宪已饬玛厅文武加攻督扑小蝗《(光绪二十八年五月二十日),《新疆巡抚饶应祺稿本文献集成》,第29册,168页。
    (4)《致迪抚宪藩宪已饬令除减蝗虫幸未伤禾稼》(光绪二十八年五月二十四日),《新疆巡抚饶应祺稿本文献集成》,第29册,第173页。
    (5)马大正、华立等编:《新疆乡土志稿》收录《镇西厅乡土志·仕宦》,第203页。
    (6)笔者在南疆调研过程中咨询过去对蝗灾的预防和扑打问题时,回答的是烧、四周挖沟法、烧羊粪成灰洒灾地以及民间祈祷等。不过,当地人也明确说明,最终去除害虫只有依靠民力,动员全村人员奋力扑打,才能驱赶灭尽。
    (1)《新疆迪化疏勒等属被蝗被雹成灾现筹赈府情形疏》(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十八日),《新疆巡抚饶应祺稿本文献集成》,第36册,第257-257页。
    (2)马大正、阿拉腾奥其尔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补遗卷上卷《新疆被灾地方来春各酌筹调剂折》(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初十日),第3029-3030页。
    (3)《奏为新疆绥来呼图壁乌什等属上年被灾地方赈恤完竣分别轻重恳思蠲缓粮草以紓民力恭折》(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九日),第一历史档案馆,宫中朱批财政,档案号:052-0108。
    (4)《奏为新疆镇西等厅县本年被灾地亩请蠲缓额粮折》(光绪三十年二月初十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宫中朱批财政,档案号:005-0125 024-0476。
    (5)《镇迪道为转饬明春搜挖蝗蝻事札吐鲁番厅文》(光绪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二日),《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15册,第330页。
    (6)《宣统政纪》卷11,宣统元年三月乙亥。
    (7)《胜金乡约艾子八亥等为禾苗地内忽生蝗虫吃伤禾苗请予急救事禀吐鲁番厅文》(宣统二年四月二十九日),《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22册,第391页。
    (1)《迪化道尹公署为喀什、塔城祥报预防蝗灾事给吐鲁番县的饬及博野县知事朱玉行捕蝗示谕》(1915年11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档案号:M16.002.YJ.0467。
    (2)《蝗虫过境之呈文》(年代不详),《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24册,第268页。
    (3)《镇迪道转发治理灾荒年间民政奏折》(年代不详),《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第24册,第18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