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网络传播中微权力的崛起与公共话语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梦可
  • 关键词:微权力 ; 公共话语权 ; 网络传播
  • 中文刊名:ZAIE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01
  • 出版单位: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41;No.210
  • 语种:中文;
  • 页:ZAIE201904014
  • 页数:6
  • CN:04
  • ISSN:21-1512/C
  • 分类号:63-68
摘要
在互联网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微权力借助新媒体、自媒体等全新形式的媒介平台,实现了扩张式的发展,其产生的政治影响与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公共话语权发生作用的内容与形式在互联网时代的大环境下发生了转型升级,对传统的公共话语权力模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如何用好微权力,如何利用网络微权力引导公共话语体系朝着良性发展,就成为了这一时代网络传播中的重要问题。
        
引文
[1]冯俊,等.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17.
    [2]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02.
    [3]钱惠.自组织与微权力的现代管理之方[J].领导科学,2017(28):12-13.
    [4]季卫兵.从福柯微观权力观点看自媒体的话语传播[J].学术论坛,2013(03):86-90.
    [5]Shyne Bowman,Chris Willis.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DB/OL].(2010-09-06)[2018-09-16].http:www.hypergene.net/wemedia/.
    [6]刘锐.微博意见领袖初探[J].新闻记者,2011(03):57-60.
    [7]肖永亮.社会化媒体公共话语体系结构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1):34-37.
    [8]谢耘耕,荣婷.微博舆论生成演变机制和舆论引导策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5):70-74.
    [9]何舟,陈先红.双重话语空间:公共危机传播中的中国官方与非官方话语互动模式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0(08):21-2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