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互联网+”电视新闻的音叉效应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赵琳
  • 中文刊名:DSYI
  • 英文刊名:TV Research
  • 机构: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 出版日期:2015-05-05
  • 出版单位:电视研究
  • 年:2015
  • 期:No.306
  • 语种:中文;
  • 页:DSYI201505016
  • 页数:2
  • CN:05
  • ISSN:11-3068/G2
  • 分类号:39-40
摘要
<正>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是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此次则标志着"互联网+"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11月6日马化腾在众安保险开业仪式上的发言:"互联网+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能力,或者是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如今,"互联网+"已春风化雨甚至颠覆式地在各个传统行业中渗透,并逐步衍生出新的价值。那么,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我们将电视新闻置于"互联网+"的
        
引文
①数据来源:《海外及港台地区传媒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课题组。
    ②数据来源:CTR央视市场研究CNRS数据库(中国城市居民调查)。
    ③数据来源:腾讯科技,2015年2月19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