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星社区及其生成机理研究——南宁市Q区51个城市社区调研对比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Star Community and Its Construction Mechanism:A Comparative Analysis after the Investigation of 51 Urban Communities in Q District of Nanning City
  • 作者:刘亚娟 ; 陶建平 ; 谭英俊
  • 英文作者:LIU Yajuan;TAO Jianping;TAN Yingjun;
  • 关键词:明星社区 ; 生成机理 ; 对比研究
  • 中文刊名:SYXI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
  • 出版日期:2019-05-09 13:25
  • 出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40;No.168
  • 基金: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党的十九大精神重大咨政课题“‘村转居’社区治理问题与对策建议”(2017ZDZZ017)、“广西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创新的对策建议”(2017ZDZZ015);; 2018年度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校(院)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培育项目(2018PY03)
  • 语种:中文;
  • 页:SYXI201902007
  • 页数:7
  • CN:02
  • ISSN:45-1068/C
  • 分类号:35-41
摘要
通过对南宁市Q区全部51个城市社区的跟踪调研、对比分析发现,X社区、J社区、F社区相较于Q区其他48个社区而言,可谓明星社区。研究表明,明星社区的生成具有以下共性:其一,党建引领是实现明星社区各项工作朝着正确方向有效推进的政治保障;其二,政府扶持能够以压力传导的方式将各级政府的意图传递给社区,敦促社区高质量地按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其三,社区居委会工作的主动性是明星社区步入良性发展的内生动力,这种内生动力主要表现为社区主动整合辖区各类资源、激活相关政策、积极培育和发展社区治理主体、创新性地解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生的具体问题。
        
引文
[1] 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6.
    [2] ROSSI P H.Community Decision Making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57(1):396.
    [3] 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135-140.
    [4] 郑杭生,黄家亮.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新趋势[J].甘肃社会科学,2012(6):1-8.
    [5] 卢汉龙.中国城市社区的治理模式[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1):56-65.
    [6] 刘娴静.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及中国的选择[J].社会主义研究,2006(2):59-61.
    [7] 陈伟东.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变迁:单位管理模式转向社区治理模式: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目标模式、制度创新及可行性研究[J].理论月刊,2000(12):3-9.
    [8] 马西恒.社区治理框架中的居民参与问题:一项反思性的考察[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2):59-67.
    [9] 姜晓萍,衡霞.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J].湖南社会科学,2007(1):24-2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