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连救母》看仪式戏剧的衍生与发展——以闽南打城戏为中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Interpretation of Ritual Drama's Birth and Development from The Play of Mulian's Salvation for His Mother:Taking Dacheng Opera as a Case
  • 作者:骆婧
  • 英文作者:LUO Qian;College of Chinese and Literature,HuaQiao University;
  • 关键词:目连救母 ; 佛教 ; 仪式剧种 ; 打城戏
  • 英文关键词:The story about Mulian's salvation for his mother,Buddhism,Ritual Drama,Dacheng Opera
  • 中文刊名:FJSX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华侨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3-05-24 09:58
  • 出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3
  • 期:No.180
  •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闽台仪式戏剧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YJC76005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团队项目《闽南文学的传承与流播——以文化生态为视角》(12SKG-QT07)研究成果;; 福建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度规划项目(青年博士扶持项目)《闽南打城戏文化生态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C030)
  • 语种:中文;
  • 页:FJSX201303020
  • 页数:11
  • CN:03
  • ISSN:35-1016/C
  • 分类号:120-129+141
摘要
仪式剧种的诞生,最能诠释宗教与艺术之关系。源自佛教教义的目连救母杂剧,不仅衍生出全国各地的目连戏,更曾直接推动了仪式剧种的产生与发展。以闽南打城戏为例,《目连救母》不仅推动了超度仪式向戏曲形态的转化,更促成了打城戏在声腔音乐、剧目系统、表演艺术上的定型。从宗教仪式到戏曲艺术,《目连救母》成为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
        The birth of ritual drama can be an interpre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art.The play about Mulian's salvation for his mother which came from Buddhism story not only created a play,but also promoted the birth of ritual drama. Taking Dacheng Opera as an example,this story made it easier for funeral rites to change into drama,as well as establishing the foudation of opera such as music,list of plays and performance rules.
引文
①②胡天成:《中国仪式戏剧的形态》,《四川戏剧》2000年第5期。
    ①林纾:《畏庐琐记》∥《畏庐文集·诗存·论文》,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73年。
    ②康保成:《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第246页。
    ③J.J.M.De Groot,Buddhist Masses For The Dead At Amoy,(Leyde:E.J.Brill,1884),pp.94-96.
    ①《连江县志》∥《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下),第1206页,转引自康保成:《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第320页。
    ②王馗:《香花佛事——广东省梅州市的民间超度仪式》,台北《民俗曲艺》第134期。
    ③清代初年,东山岛铜陵镇(古称“铜坑”)古来寺住持释道宗创立“香花”一派。他原为明末漳南“万姓盟军”化外军师,由于“反清复明”行动屡遭挫败,遂创立“香花僧”,融武术于佛教法事之中,从事秘密武装斗争。漳州诏安县凤山报国寺现存一石碑,可证迟至清代康熙年间,“香花僧”就已相当活跃,并且传播到东山岛以外的闽南各地。“香花僧”可娶妻生子,可食荤,以香花供佛,以三牲(猪、羊、鸡)供神。明里诵经,暗里练武。参见刘小龙:《海国曾经南少林——东山岛新发现南少林史迹史料考述》,《东山岛文史》(漳州)第21-22 辑合刊(2008年1月,内部交流刊物),第51页。
    ④詹晓窗:《泉州打城戏》,《泉州文史资料》第16辑(1984年6月),第91-92页。
    ⑤佚名:《火城全章》,东山县“香花僧”传承人之一杨天生先生提供,现藏福建漳州市东山县杨氏家族。
    ⑥(清)乾隆《鹭江志》,卷十五《风俗》。
    ⑦(清)道光《厦门志》,卷十五《风俗·俗尚》。
    ⑧参见詹晓窗:《泉州打城戏》,《泉州文史资料》第16辑(1984年6月),第91-92页。
    ①参见叶明生:《道教目连戏孙行者形象与宋元〈目连救母〉杂剧之探讨》,《戏曲研究》(北京)第54辑(1998年5月),第156 -172页。
    ②在打城戏的发源地之一——泉州晋江市龙湖镇小坑园村(原名“兴源里”),至今仍然活跃着一批“正一派”道士,经营家族传承的“兴源道坛”,在闽南一带享有盛名。该家族道教曾正式受纂于江西龙虎山,是“正一派”的闽南分支,最大程度地留存着闽南道教“打天堂城”的仪式风貌。笔者两度前往该地进行田野调查,亲眼目睹了“打天堂城”的仪式过程。
    ①郭英德:《世俗的祭礼——中国戏曲的宗教精神》,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37页。
    ②参见曾永义:《论说“戏曲剧种”》,《戏曲源流新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20-21页。
    ③参见曾永义:《中国地方戏曲形成与发展的径路》,《诗歌与戏曲》,第116页。
    ①在上世纪50年代剧种调查之前,“打城戏”在闽南长期被称为“师公戏”、“和尚戏”、“法事戏”,一直到1955年《华东戏曲剧种介绍》出版后,始将“打城戏”确立为剧种的名称。
    ②参见中国戏曲志编纂委员会:《中国戏曲志·福建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第93-94页。
    ③参见吴天乙:《闽南宗教戏剧的遗存——打城戏》,见其手稿,尚未出版,下册第23页。
    ④在各剧种中存在的《目连救母》有不同的版本。笔者谨选取台湾方面记录的打城戏最完整的手抄本(共四卷五十八出),傀儡戏方面选取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根据晋江诸多民间班社抄本汇编的剧本(共七十四出)。由于出目繁多复杂,出目编号以打城戏本为准。打城戏本、郑之珍本出目均参照茆耕茹:《目连资料编目概略》,王秋桂主编:《民俗曲艺丛书》,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3年。提线傀儡戏本出目则参照佚名:《目连全簿》,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编:《泉州传统戏曲丛书》第10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
    ①参见杨度抄本:《目连救母》∥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编:《泉州传统戏曲丛书》第10卷,第316页。
    ①比照范本分别为:(1)吴天乙先生所整理记录的两个半小时的舞台本《目连救母》,由吴天乙先生提供。(2)佚名:《目连全簿》,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编:《泉州传统戏曲丛书》第10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