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共词分析的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热点透视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search hotspots of English teaching for non-English major postgraduates by means of co-word analysis
  • 作者:宋红波 ; 汪翩 ; 白喻
  • 英文作者:Song Hongbo;Wang Pian;Bai Yu;
  • 关键词:研究生 ; 英语教学 ; 共词分析 ; 研究热点 ; 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
  • 英文关键词:postgraduate;;English teaching;;co-word analysis;;English teaching syllabus for postgraduates
  • 中文刊名:XAWX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 机构: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 出版日期:2019-03-06
  • 出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 年:2019
  • 期:v.27;No.93
  • 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理工科高校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分类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232)的部分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XAWX201901017
  • 页数:6
  • CN:01
  • ISSN:61-1457/H
  • 分类号:72-77
摘要
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19922015年刊载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和南大CSSCI期刊的以研究生英语教学为主题的366篇论文,进行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的共词分析。研究发现:19922015年期间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语言能力"、"学术英语"和"教学改革与专业学位"等三个方面。通过对研究热点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在新的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国际化、"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1992年颁布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进行修订的建议。
        366 academic papers on postgraduates' English teaching published in the core journals and CSSCI journals during 19922015 from CNKI database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factor analysis, clustering analysis and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foci of graduate students'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period are mainly on three aspects: "language ability", "academic English" and "teaching reform and professional degree". In order to push forward the education reform,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Double First-rate" construction, it is suggested to revise the English teaching syllabus for postgraduates issued in 1992.
引文
[1] Jordan, R.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 白靖宇. 转型时期研究生英语教材编写出版的理念、原则与模式[J]. 出版发行研究,2014(10):62-64.
    [3] 蔡基刚.“学术英语”课程需求分析和教学方法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2(2):30-35.
    [4] 曾建彬,廖文武,先梦涵,卢王玲,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J]. 中国大学教学,2013(10):79-83.
    [5] 曾建彬,廖文武. 研究生英语指定选修课程的探索——以“复旦大学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方案”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 2011(10):49-51.
    [6] 陈培良,朱泽生. 研究生精读课教学改革尝试[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S1):182-184.
    [7] 陈文娟. 关于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1(6):37-39.
    [8] 丁怡萌,丁蕙. 突出应用面向职业——新时期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共英语改革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6):36-39.
    [9] 冯超. 论我国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新模式[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9(5): 138-144.
    [10]耿延宏. 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研究生英语教学转型刍议[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2):146-148.
    [11]顾晔. 以学科文化为核心英语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浙江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案例[J]. 中国高教研究, 2008(4):91-93.
    [12]何福胜,罗立胜.工程硕士实用英语听说交际技能培养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3):23-26.
    [13]黄建滨,于书林.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5—2008年研究生英语教学论文统计分析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7):10-13.
    [14]姜琳琳,张玲.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1): 38-42.
    [15]教育部. 关于印发《研究生外国语学习和考试的规定》(试行草案)的通知[J]. 高教战线, 1983(9):47-48.
    [16]李汉强. 基于“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J]. 继续教育研究, 2009(4): 111-113.
    [17]李萍. 建构研究生英语口语教学模式[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1):65-68.
    [18]刘贵芹. 高度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努力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2):280-281.
    [19]刘进. “模块+选修”: 转型期专业硕士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12(2):31-35.
    [20]刘向利,刘长青,王双巧. 从语言输入与输出假设看研究生英语教学[J]. 教育与职业,2010(6):105-106.
    [21]罗立胜,郝慕侠,刘延. 关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的几点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0(4):36-39.
    [22]罗立胜,李健. 试论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9(4):113-117.
    [23]潘海英,宇璐. 基于输入和输出理论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J]. 外语学刊, 2015(5):118-122.
    [24]彭青龙. 新时代外语学科研究生教育教学“1+2+3”高端人才培养新体系探索[J].外语教学, 2018(3): 40-43.
    [25]唐果媛,张薇. 基于共词分析法的学科主题演化研究进展与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5(5):128-136.
    [26]王大为,张琼. 研究生英语听说能力问题研究——一个实例的调查与分析[J]. 公安大学学报, 2001(6):123-126.
    [27]王松,刘晓丹. 论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11):97-99.
    [28]王松,宋平,李隽. 以学科内容为依托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1):36-39.
    [29]谢剑萍,付永钢.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谈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的改革[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5(12):29-33.
    [30]杨亚丽,杨帆. 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模式[J]. 高等农业教育, 2014(8): 86-89.
    [31]于蕾,齐振国. 研究生公共英语混合学习模式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 2015(11):106-109.
    [32]袁平华. 依托课程内容进行外语教学之理据及教学元模式探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3):31-36.
    [33]张勤,马费成. 国外知识管理研究范式——以共词分析为方法[J]. 管理科学学报, 2007(6): 65-75.
    [34]张爽,赵栋,周茜. 近十年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综述[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7):131-133.
    [35]郑开春. 公外研究生英语阅读课主体参与教学模式[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5):153-15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