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乌头类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丕明
  • 关键词:乌头类中药 ; 新乌头次碱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中文刊名:GMZY
  • 英文刊名: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 机构:山西药科职业学院中药系;
  • 出版日期:2019-03-26
  • 出版单位:光明中医
  • 年:2019
  • 期:v.34;No.319
  • 语种:中文;
  • 页:GMZY201906019
  • 页数:3
  • CN:06
  • ISSN:11-1592/R
  • 分类号:54-55+73
摘要
目的探究乌头类中药有效成分,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方法以乌头类中药中的新乌头次碱作为有效成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观察测定结果。结果新乌头次碱进样量在0. 46~10. 0μg,与峰面积积分存在线性关系,在对精准性、稳定性方面测定中,新乌头次碱峰面积分别为RSD=0. 49%、RSD=1. 35%,4份不同样品含量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 05%、100. 32%、102. 14%、103. 28%,2批次附子样品中新乌头次碱含量方面,批次1平均含量为0. 352 mg/g,RSD值为1. 24%,批次2平均含量为0. 281 mg/g,RSD值为1. 55%。结论乌头类中药中新乌头次碱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可以广泛的用于乌头类中药含量的测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引文
[1]刘帅,李妍,李卫飞,等.乌头类中药毒性及现代毒理学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6,47(22):4095-4102.
    [2]陈树和.乌头类中药炮制历史沿革及发展概况[J].湖北中医杂志,2017,39(11):58-61.
    [3]包强,刘丽梅,王延玲,等.中药材有效部位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研究概述[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25(4):136-140.
    [4]褚晶晶.乌头类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及分析[J].健康之路,2016,15(2):248.
    [5]纪强,于爱芳.中药乌头类过量使用引发中毒1例报告[J].光明中医,2009,24(11):2221.
    [6]毕俏杰,程秀花.乌头碱中毒的诊断和治疗[J].光明中医,2009,24(6):1145-1146.
    [7]刘帅,李妍,李卫飞,等.乌头类中药毒性及现代毒理学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6,47(22):4095-4102.
    [8]黄玉明,林润锋.乌头类中药临床中毒反应及治疗的分析[J].北方药学,2015,12(6):161,162.
    [9]杨翠荣.乌头类中药37例临床中毒反应及治疗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3):161-16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