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六舟《百岁图》补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Supplementary Discussion about ‘Longevity Picture'(Bǎi Suì Tú) by Liuzhou
  • 作者:郑岩
  • 英文作者:Zheng Yan;
  • 关键词:六舟(释达受) ; 锦灰堆 ; 《百岁图》
  • 英文关键词:Liuzhou(Monk Yao Dashou);;‘Jinhuidui';;‘ Longevity Picture'(Bǐi Suì Tú)
  • 中文刊名:GGBW
  • 英文刊名:Palace Museum Journal
  • 机构: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20
  • 出版单位:故宫博物院院刊
  • 年:2019
  • 期:No.203
  • 语种:中文;
  • 页:GGBW201903003
  • 页数:21
  • CN:03
  • ISSN:11-1202/G2
  • 分类号:19-38+110
摘要
清代名僧六舟以拓片形式制作的锦灰堆《百岁图》是一件十分独特的作品。在作品完成之后大约20年间,六舟及其朋辈题写了12条题跋。按照书写的先后次序细读这些题跋,可以了解时人对于锦灰堆这种艺术形式的看法,得以窥见19世纪中国艺术之丰富。
        The Qing Monk Liuzhou's ‘Longevity Picture'(Bǐi Suì Tú in Chinese pinyin) shows in the style of ‘Jinhuidui', which is an art form composed of assembled broken items usually described as ‘a pile of brocade ashes' in the picture. In the painting there are twelve pieces of comments written by Monk Liuzhou and his friends in the 20 years after it was completed, they well reflect the people's opinions towards the art form of ‘Jinhuidui' at that time and the diversity of art forms in the 19 th century of China.
引文
?1?僧人六舟,俗姓姚,名达受,六舟为字,又字秋楫,号万峰退叟,别署慧日峰主、南屏退朽、天平玉佛庵弟子、西子湖头摆渡僧等,浙江海宁石井(今属钱塘镇)人。六舟十七岁出家,曾任湖州演教寺、杭州净慈寺、苏州沧浪亭住持,著述甚丰。六舟富于收藏,精通鉴别,长于诗书画印,凿砚、刻竹等亦名重一时。近年刊布的关于六舟的资料,主要有释达受撰、桑椹整理《六舟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对于六舟较全面的研究,见王屹峰:《古砖花供--六舟与19世纪的学术和艺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
    ?2?陆易:《视觉的游戏--六舟〈百岁图〉释读》,载浙江省博物馆编:《东方博物》第41辑,页5-14,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王屹峰:《古砖花供--六舟与19世纪的学术和艺术》页211-234。
    ?3?Nancy Berliner:“The‘Eight Brokens’:Chinese Trompe-l’oeil Painting”,Orientations,no.2,1992,pp.61-70;万青力:《并非衰落的百年--19世纪中国绘画史》页255-259,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4?王世襄:《锦灰堆--王世襄自选集》页5,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1?(清)阮葵生:《茶余客话》页586,中华书局,1959年。
    ?1?前揭万青力:《并非衰落的百年--19世纪中国绘画史》页255。
    ?2?前揭王屹峰:《古砖花供--六舟与19世纪的学术和艺术》页166、219。
    ?3?前揭浙江省博物馆编:《六舟--一位金石僧的艺术世界》页56-57。
    ?1?借庵,即清恒,俗姓陈,字巨超,号借庵,浙江海宁人,镇江焦山定慧寺住持。著有《借庵诗抄》。
    ?2?感谢汪卫华先生指出本文草稿中此处识读的错误。
    ?3?前揭陆易:《视觉的游戏--六舟〈百岁图〉释读》页5。
    ?4?这些题跋,陆易均作了录文,其中少数需要进一步校核。感谢倪志云教授指出多处识读的错误。
    ?1?瞿中溶,字镜涛,一字安槎,号木夫,又号苌生,晚号木居士。嘉定人,官至湖南布政司理问。著名金石学家。《百岁图》题跋的作者生平,陆易多已考出,见《视觉的游戏--六舟〈百岁图〉释读》注释部分。
    ?2?[日]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等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9卷,第262号,页8c,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4-1934年。
    ?3?陈庚,字月圃、月波,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好佛学,善画人物。我将另外讨论《剔灯图》。
    ?1?陈纲,字耆梅、嗜梅。湖州人,善作墨梅。
    ?2?《晋书》卷九六《列女·窦滔妻苏氏》页2523,中华书局,1974年。
    ?3?杨枯,原名海,字竹唐,号石龙,晚号野航。江苏吴江人,刻竹家,亦善治印。
    ?4?韩崇,字履卿,一字元之,别称南阳学子,室名宝铁斋、宝鼎山房,元和(一作吴县)人,官山东洛口批验所大使。性嗜金石,工书法,著有《宝铁斋诗录》、《宝铁斋金石文字跋尾》等。为吴大澂外祖父。
    ?1?画面右下角道光二十九年徐楙的题跋,不如双桥居士所题位置显著,因此将双桥居士题跋的时间排在六舟道光十九年题跋和徐楙题跋之前是合理的。
    ?1?王屹峰注意到,六舟在沧浪亭期间与严复基往来较多,六舟《小绿天庵吟草》中也有六舟与严复基等人雅集的记录。王屹峰:《古砖花供--六舟与19世纪的学术和艺术》页123。见六舟:《严君眉岑邀同赵花雨、金海泉、吴雨香、马半帆集乙未亭》,《小绿天庵吟草》第三册,载(清)释达受撰,桑椹整理:《六舟集》页188。
    ?2?王屹峰指出,严复基《严氏古砖存》六舟的序,也作于道光十九年。次年,严复基的次子皈依了六舟。王屹峰:《古砖花供--六舟与19世纪的学术和艺术》页123。
    ?3?在当时一些受到金石学影响的艺术家中,使用异体字和“奇字”是一种风尚。明人陈继儒《岩栖幽事》一书中论及把玩古帖的益处,其一即为“多识古文奇字”(《丛书集成新编》24页90,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
    ?4?此处“同”作“仝”,下又衍出一“同”字,其右加两点以示删除。
    ?1?(清)释达受撰,桑椹整理:《六舟集》页48。
    ?2?松溪老人即六舟于海宁白马庙出家时的师傅。
    ?1?六舟:《小绿天庵吟草》卷二,见释达受撰,桑椹整理:《六舟集》页154。
    ?2?对于杜甫《戏为六绝句》的解说极多,歧见纷纭。本书的理解参照朴均雨《从〈戏为六绝句〉看杜甫的诗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页97-102。
    ?1?“响拓”原意并非传拓,而是以纸覆帖上,贴于窗间,以笔就明处勾描,填以浓墨。有关研究,见郭玉海:《响拓、颖拓、全形拓与金石传拓之异同》,《故宫博物院院刊》2014年第1期,页145-153。王屹峰认为,“此处‘响拓’代称椎拓而已,非以灯取形之响拓”。他还注意到,六舟有意区别使用“搨”与“拓”字,前者用指摹画,后者用指椎拓。其说颇可从。见王屹峰:《古砖画供--六舟与19世纪的学术和艺术》页259-265。
    ?2?Wu Hung,“On Rubbings-Their Materiality and Historicity,”in Judith Zeitlin and Lydia Liu,ed.,Writing and Materiality in China,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East Asian Publication,pp.29-72;中文版见巫鸿:《说“拓片”:一种图像再现的物质性和历史性》,氏著:《时空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二集》页84,梅玫、肖铁、施杰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3?白谦慎:《吴大澂和他的拓工》页96-97,海豚出版社,2013年。
    ?4?前揭陆易:《视觉的游戏--六舟〈百岁图〉释读》页12。
    ?5?(清)徐康撰、孙迎春校点:《前尘梦影录》页218-219,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
    ?6?前揭陆易:《视觉的游戏--六舟〈百岁图〉释读》页12。
    ?1?前揭陆易:《视觉的游戏--六舟〈百岁图〉释读》页5。
    ?2?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三,页96,中华书局,1990年。
    ?1?六舟《南屏记莂》题记曰:“予自受具毕,往参南屏松光老和尚,即相印合,以佛门法器为誉,命掌书记,随付衣拂,继临济正宗。”《小绿天庵吟草》卷四,见(清)释达受撰,桑椹整理:《六舟集》页194。
    ?2?《佩文斋书画谱》“唐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条引陆羽《怀素别传》:“素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拆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痕?’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清)王原祁纂辑,孙霞整理:《佩文斋书画谱》第2册,页223,文物出版社,2013年。
    ?3?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页173,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4?(宋)普济著,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页10,中华书局,1984年。
    ?5?周裕楷:《文字禅与宋代诗学》页6,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1?徐楙,字仲繇,又字仲勉,号问蘧、问瞿、问渠、问年道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工书画,善治印。陆易录文中年款作“乙酉夏六月朔”,恐不确。与作品时代较近的两个乙酉年分别是1825年和1885年,前者早于这件作品拓制的时间,而后者过晚,六舟已去世。该题跋左边杨铸的题跋从位置关系上看,晚于此条,但明言“六舟上人属题”,说明其时六舟尚未去世。细审墨迹,“乙酉”当作“己酉”,即道光二十九年(1849)。
    ?2?《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初置,掌上林苑,有五丞。属官有上林、均输、御羞、禁圃、辑濯、钟官、技巧、六厩、辩铜九官令丞。”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钟官,主铸钱官也。”《汉书》页735,中华书局,1962年。
    ?3?《晋书·陶侃传》:“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晋书》页1773,中华书局,1974年。
    ?4?2017年12月8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的讲座中,一位听众提议我重新考虑戴嵩年之后四条题跋的先后次序,目前文中呈现的是我调整之后的结果。遗憾的是我没有来得及记下这位听众的名字。特此申谢!
    ?5?《全唐诗》卷二七五,页3118,中华书局,1960年。
    ?6?宋人吴淑《事类赋·蜂赋》自注引《葛仙公别传》:“仙公与客对食,客曰:‘当请先生作一奇戏。'食未竟,仙公即吐口中饭,尽成飞蜂满屋,或集客身,莫不震肃,但皆不螫。良久,仙公乃张口,蜂飞入中,悉复成饭。”《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十一,卷三〇,叶7。
    ?1?阮元,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谥号文达,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历官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著有《山左金石志》、《两浙金石志》、《两浙轩录》、《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经籍纂诂》等。张廷济,字叔未,一字说舟,又字作田,晚号眉寿老人。浙江嘉兴人,嘉庆三年(1798)举人。工诗词,善画梅,精于金石考据,收藏彝器、法书、名画甚多。
    ?2?前揭(清)释达受撰,桑椹整理:《六舟集》页48。
    ?1?程荃,字蘅衫,安徽怀宁人。画工山水,善篆刻。
    ?1?前揭(清)释达受撰,桑椹整理:《六舟集》页167。
    ?2?[日]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等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5卷,第1509号,页370b。
    ?3?(明)张丑:《清河书画舫》,卢辅圣主编:《中国画学全书》第四册,页272,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
    ?4?(宋)邓椿、(元)庄肃撰,黄苗子点校:《画继/画继补遗》《画继》卷三,页29,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
    ?5?(北宋)黄庭坚:《山谷题跋》卷八,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页703。
    ?6?[美]卜寿珊(皮佳佳译):《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页12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1?丁福保著,能进点校:《六祖坛经笺注》页321-322,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2?前揭周裕楷:《文字禅与宋代诗学》页148-167。
    ?3?六舟《宝素室金石书画编年录》之“道光八年戊子”、“道光十六年丙申”条,见(清)释达受撰,桑椹整理:《六舟集》页35-39、页58-59。
    ?1?(清)六舟:《小绿天庵吟草》卷二,见(清)释达受撰,桑椹整理:《六舟集》页155。
    ?2?Judith T.Zeitlin,“The petrified heart:Obsess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art,and medicine,”Late Imperial China,vol.12,no.1,June 1991,pp.1-2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