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塔里木盆地空间建构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为背景,以塔里木盆地空间系统的建构为目的,分别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人口与文化、城镇体系等角度对塔里木盆地进行了区域分析,并对塔里木盆地现状空间结构成因及未来趋势作出解释与判断。文章在区位理论、区域经济结构空间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指导下,认为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塔里木盆地区域要依托空间区位与资源优势,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功能优化;以多元化的综合交通为支撑,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运行;选择节点城镇,构建合理城镇空间体系;最后提出塔里木盆地空间体系发展战略是培育地区增长极,实施不均衡发展战略;封闭型城镇向开放型镇转变;以开放的口岸集群为依托,发展外向型经济。
引文
[1].李雪梅,闫海龙等.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的布局和策略[J].开放导报,2014(2):第29-32页.
    [2].张纯,白静静.环塔里木盆地城市化问题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19):第228-230页.
    [3].卫玲,戴江伟.丝绸之路经济带:超越地理空间的内涵识别及其当代解读[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第31-39页.
    [4].陈子龙.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的新疆口岸体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第32-37页.
    [5].郭晓兵,高志刚.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探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4(02):第21-27页.
    [6].张建伦.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J].中国发展观察,2014(7):第24-26页.
    [7].吴湧彬,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镇空间结构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1,第56页.
    [8].刘嘉麒,秦小光.塔里木盆地的环境格局与绿洲演化[J].第四纪研究,2005(05):第533-539页.
    (1)文中所提塔里木盆地区域为行政地理区域概念,历史上主要指围绕塔里木盆地分布的绿洲城市,现指塔里木盆地边缘的5地州42个县市。
    (2)现指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南北缘的路线。
    (3)文中计算数据来源于2013年新疆统计年鉴计算得到。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