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武汉市中心城区绿地上空冬季黑碳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利用武汉市中心城区2014年冬季11个采样点的黑碳观测数据,以及同期气象数据,对武汉市中心城区冬季黑碳气溶胶的变化特征及相关气象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1)2014年武汉市中心城区冬季黑碳气溶胶质量浓度月平均值为5551 ng/m~3,其中12月均值为4733ng/m~3,2月均值为4530ng/m~3,1月均值最大为7389ng/m~3,时间分布差异明显。2)黑碳气溶胶质量浓度与AQI指数、PM10、PM2.5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臭氧(O_3)和温度(T)呈中度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32、0.763、0.818、-0.467、-0.448。3)武汉冬季黑碳气溶胶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4)二氧化氮(NO_2)、二氧化硫(SO_2)、一氧化碳(CO)的浓度与黑碳气溶胶质量浓度呈极高的正相关,表明汽车尾气排放、居民生活燃料以及工业废气排放等人为源是武汉黑碳气溶胶的主要来源。5)武汉冬季黑碳气溶胶浓度高于西宁、拉萨、瓦里关等较为清洁的边远城市,但低于乌鲁木齐、西安等煤炭型城市。
引文
[1]朱厚玲.我国地区黑碳气溶胶时空分布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11—16.
    [2]娄淑娟,毛节泰,王美华.北京地区不同尺度气溶胶中黑碳含量的观测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5,15(1):17-22.
    [3]张华,王立志.黑碳气溶胶气候效应研究进展[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5(6):311—317.
    [4]董俊玲,张仁健,符淙斌.中国地区气溶胶气候效应研究进展[J].中国粉体技术,2010,16(1):1—4.
    [5]肖秀珠,刘鹏飞,耿福海等.上海市区和郊区黑碳气溶胶的观测对比.应用气象学报,2011,22(2):158-168.
    [6]姚青,蔡子颖,韩素芹,黄鹤.天津城区秋冬季黑碳气溶胶观测与分析[J].环境化学,2012,31(3):324-329
    [7]伍德侠,魏庆农,刘文清,刘世肚,方武.2005年夏季北京大气中碳黑气溶胶的观测研究[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06,1(3):210-215.
    [8]杨溯,张武,韩品品等.上海市浦东新区秋冬季黑碳气溶胶特性[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4):66-70.
    [9]李杨,曹军骥,张小曳,车慧正.2003年秋季西安大气中黑碳气溶胶的演化特征及其来源解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10(2)229-237.
    [10]赵玉成,德力格尔,马兀仓,蔡水祥,汤洁2005-2006年秋冬西宁大气中黑碳气溶胶的浓度变化特征[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8,21(2):26-29.
    [11]Hitzenb erger R,Tohno S.Comparison of Black Cabon(BC)Aerosols in Two UrbanAreas-Concentrations and Size Distribution[J].Atmospherid Environment 2001,35:2153-2167.
    [12]秦世广,汤洁,温玉璞.黑碳气溶胶及其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意义[J].2001,27(11):3-7.
    [13]Babich Peter,Da vey Mark,Allen George,Koutrakis Petros.Method Comparious for Particulate Nitrate,Elemental Carbon,and PM2.5 Massin Seven U.S.Cities[J].Air&Waste Management Associtation,2000,50:1095-11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