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医情志的新认识-情志整合体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情志是中医学专有名词,中医是整体医学,情志作为其重要内容,也具有中医学的整体特点。但历来对情志认识不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对情志的不同认识,并从中医学、心理学研究中证明情志是情志认知、情志体验、情志体感的整合体。
引文
[1]乔明琦,韩秀琴.情志概念与可能的定义[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4):258-262.
    [2]韩成仁.关于七情学说研究几个概念论释.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4):254-257.
    [3]黄跃东,李珀,赵俊芳.中医情志的发生机制刍议.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14(4):43-44.
    [4]邢玉瑞.七情内涵及致病特点.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2003,9:6一7.
    [5]杨巧芳.《内经情志致病理论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年.
    [6]赵英日,崔红花,沈志斌.脾旺于四时.四川中医,2010(2).
    [7]潘丽丽.从调节气机谈疾病的情志疗法.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5):102-103.
    [8]刘烨,付秋芳,傅小兰.认知与情绪的交互作用[J].科学通报,2009,54(18).
    [9]龚雨玲.情绪与认知关系的研究综述[J].求索,2011,2.
    [10]郑庆,许远理,瞿鸿雁.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探析情绪与认知的整合关系.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117-120.
    [11]李炳全.论情绪与认知的整合.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37(3).
    [12]郑庆,许远理,瞿鸿雁.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探析情绪与认知的整合关系.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117-120.
    [13]黄玲玲,许远理.核心情绪:探究情绪与认知关系的新视角[J].重庆教育院学报,2011,24(2).
    [14]刘光亚,谢光荣.抑郁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进展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6,33(1):56-58.
    [15]王曼.情绪对视觉感觉记忆的影响:来自ERP的证据.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6]邱晓雯.情绪因素对主观概率判断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17]张蕾.不同认知任务和刺激呈现方式调节表情面孔加工的ERP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18]罗跃嘉黄宇霞李新影李雪冰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事件相关脑电位系列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505-510.
    [19]刘亚.王振宏.孔风等.情绪具身观:情绪研究的新视角.心理科学进展,2011,1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