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南地区冬春极端干旱事件成因探讨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2009年冬季到2010年春季,云南、贵州和广西西北部发生了持续近8个月的严重干旱,遭遇了195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事件,这次干旱无论持续时间和发生区域或降水减少程度都是近50年来所罕见。本文选取西南地区1961~2010年50年逐月的平均降水和温度资料作为分析的气候背景场,再选取同期的全国160个站点逐月平均降水和温度资料作对比分析,得出21世纪初以来,西南地区总体偏旱,降水基本一直持续在负距平,2009年到2010年我国西南地区严重干旱是发生在历史降水偏少即干旱的时期。从西南地区近50年的冬春季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来看,降水分布形势存在两个特点:一是自西北向东、南减少;二是在四川盆地西北部存在一个多雨中心。这是由于受地形和山脉走向的影响,造成多雨区和少雨区交错分布。从温度距平来看,不论是2009年冬季还是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都较历史同期温度偏高,并且整个中国呈现出"西高东低"的气温异常分布型,这种气温分布型说明了到达我国西南地区的冷空气较弱,即冬、春季绕高原路径的寒潮很弱,输送到我国西南地区的冷空气不足,不利于降水发生,而高温使水汽蒸发量加大,加重了旱情。利用NCEP/NCAR提供的NCEP/NCAR Reanalysis 1逐月再分析环流数据500hPa高度场资料,850hPa风场资料(资料年限为1961~2010年),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5月的资料做距平,对环流形势分析得出,亚欧中高纬地区呈纬向环流,到达西南地区的冷空气较弱;孟加拉湾的低值系统偏弱,向西南地区的水汽输送偏少,造成西南地区冷暖空气交汇不足,导致降雨减少。从NOAA提供的NOAA_ERSST_V4逐月海温资料(分辨率为1°×1°)分析得出,热带中太平洋到热带东太平洋发生了一次中部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对东亚冬季风的影响机制主要是大气环流的遥相关,在厄尔尼诺冬季,东亚地区产生了不利于寒潮持续爆发的大气环流形势,东亚冬季风偏弱,中国容易出现暖冬,南方降水偏弱。2009年12月~2010年2月AO值为负值,负值相对较大,而AO与温度场相关图显示西南地区呈负相关,表明温度的显著正异常可能由AO引起。在此情形下,极涡较弱,副热带南支西风较弱,南支槽强度减弱,不利于西南地区降水,从而导致了此次严重的干旱。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