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抗战大后方金融网中的县银行建设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 论文作者:刘志英
  • 年:2016
  • 会议召开时间:2016-09-01
  • 会议录名称:中国钱币论文集(第六辑)
  • 英文会议录名称:A Collection of Chinese Numismatic Theses
  • 语种:中文
  • 分类号:K265;F832.9
  • 学会代码:IGQJ
  • 学会名称:中国钱币学会
  • 页数:11
  • 文件大小:673k
  • 原文格式:O
摘要
<正>民国时期的县银行,其前身可追溯到1915年北京政府时代的农工银行,然而一直发展迟缓,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中国以县镇为营业区域之银行仅26家,其中浙江省最多,13家,占二分之一。其次为四川5家,江苏3家,陕西、湖南、广东、福建与北平各1家②。直到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完成内地金融网,调剂地方金融,扶助经济建设,于1940年1月20日公布《县银行法》。此后,县银行的设立年有增加,并在1942~1944年形
引文
(2)郭荣生:《县银行之前瞻及其现状》,《中央银行经济汇报》第6卷第7期(1942年10月1日),41~43页。
    (3)中国通商银行:《五十年来之中国经济》,43页,上海六联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印刷,1947。
    (4)史继刚:《民国前期县地方银行的创设》,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9(1)、《县(市)银行与抗战时期的西南、西北金融网建设》,载《四川金融》,1999(2)及《论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大力推广县(市)银行的原因》,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3)。金东:《民国时期县域新式金融机构的构建——以县银行为中心的考察》,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以上文章分别介绍了民国前期县银行的概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同时认为抗战时期县银行设置的一个尤为重要的目的是搭建西南、西北金融网,但对其实际起到的作用并未说明。
    (5)许廷星:《战后县银行存废问题》,第2卷第3期(1945年7月1日),227页。
    (6)沈春雷:《中国金融年鉴》,A111页,黎明书局,1947。
    (7)孔祥熙:《第二次地方金融会议演讲词》,《财政评论》第1卷第4期(1939年4月出版),118页。
    (8)重庆市档案馆:《四联总处史料》(上卷),194页,档案出版社,1993。
    (9)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十年来中国金融史略》,162~163页,新中国文化社,1943。
    (10)沈春雷:《中国金融年鉴》,A112页,黎明书局,1947。
    (11)中国通商银行:《五十年来之中国经济》,46页,上海六联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印刷,1947。
    (12)主要的代表性论文有:张益民:《国民党新县制实施简论》,载《史学月刊》,1986(5)。忻平:《论新县制》,载《抗日战争研究》,1991(2)等,此外近年来还涌现了大量关于20世纪40年代各地新县制建设的论文与硕博论文。
    (13)史继刚:《论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大力推广县(市)银行的原因》,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3)。
    (14)蓝尧衢:《成都市银行的实务和法理》,1页,新华印刷所代印,1946,
    (15)沈长泰:《省县银行》,73~83页,大东书局,1948。
    (16)四川省档案馆馆藏四川省政府财政厅未刊档案,档号:民059-2-2156。
    (17)沈长泰:《省县银行》,42~43页,大东书局,1948。
    (18)沈长泰:《省县银行》,63页,大东书局,1948。
    (19)《财政部授权各省财政厅监理县银行业务办法》,《中农月刊》,第6卷第5期(1945年5月30日),79页。
    (20)四川省地方编纂委员会:《四川省志·金融》,35页,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
    (21)沈春雷:《中国金融年鉴》,A94~95页,黎明书局,19417。
    (22)郭荣生:《县银行之前瞻及其现状》,《中央银行经济汇报》第6卷第7期(1942年10月1日),44页。
    (23)四川省档案馆藏四川省财政厅未刊档案,档号:民059-1-0849。
    (24)沈春雷:《中国金融年鉴》,.A95页,黎明书局,1947。
    (25)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十年来中国金融史略》,新中国文化社,1943年10月初版,191-192页。
    (26)陕西省财政厅四科:《陕西县银行服务人员手册》(上),203~205页,西安启新印书馆,1944。
    (27)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十年来中国金融史略》,192页,新中国文化社,1943。
    (28)岳火广:《对于陕西省地方金融今后之寄望》,《陕政》第7卷,第1、2期(合刊),1945,50页。
    (29)广西壮族自治区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金融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版,第73页。
    (30)云南省档案馆、云南省经济研究所:《云南近代金融档案史料选编(1908~1949年)》(上),190页,1992。
    (3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抗战时期西南的金融》,322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贵州省档案馆:《民国贵州省政府委员会会议辑要》(上),492页,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32)沈长泰:《省县银行》,44页,大东书局,1948。
    (3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抗战时期西南的金融》,346页,西南大学出版社,1994。
    (34)谭熙鸿:《十年来之中国经济》(下册),147页,中华书局,1948。
    (35)寿进文:《战时中国的银行业》,65页,(出版社不详)1944年1月初版。
    (3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抗战时期西南的金融》,322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7)四川省档案馆藏四川省财政厅未刊档案,档号民059-2-2584。
    (38)四川省档案馆藏四川省财政厅未刊档案,档号民059-1-2026。
    (39)王德成、李亚东:《三十四年一至三月份忠县经济动态》,《四川经济季刊》第2卷第3期(1945年7月)。
    (4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财政经济(二),3页,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41)四川省档案馆藏四川省财政厅未刊档案,档号民059-4-6488。
    (42)四川省档案馆藏四川省财政厅未刊档案,档号民059-2-3132。
    (43)四川省档案馆藏四川省财政厅未刊档案,档号民059-2-3229。
    (44)四川省档案馆藏四川省财政厅未刊档案,档号民059-2-323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