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传统食品的科学评价与文化解读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针对当前我国传统食品资源在国人心中定位不强、存在认识误区而导致消费水平低、消费能力差等不足,构建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健康食品的评价体系已迫在眉睫,评价体系主要包括科学评价与文化解读,如独特的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地、营养与功能保健价值、历史文化解读等,在注重我国区域差异性、特色性的基础上,构建起系列中国传统健康食品资源的评价标准体系,进而建立起消费者对其认知度和美誉度。
引文
1、须见洋行,马场健史,岸丁寭明.纳豆中のづロウキナゼ活性化酵素と血栓溶解能.日本食品科学工学会志,1996,(10)。
    2 、李辉尚,陈明海等.日本纳豆食品工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粮油食品科技,2008(4)
    3 、蒋立文,周双都.曲霉型(浏阳)豆豉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中国酿造,2003(6)。
    4 、赵卫宏.论赣菜的品牌塑造与营销——以韩国泡菜文化为例.企业经济,2008(2)。
    5 、陈功.试论中国泡菜历史与发展.食品与发酵科技,2010(3)
    6 、励建荣.论中国传统保健食品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食品科技,2004(12)。
    7 、李里特.中国传统食品的营养问题.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