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羌塘盆地热觉茶卡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正>羌塘盆地夹持于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间(图1),是一个具有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复合型残留盆地~([1])。目前为止,在盆地内发现了200余处油气显示~([1]),显示了该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然而95%以上的油气显示都集中在中生界烃源岩层~([1])。对于古生界地层而言,油气显示较少,目前仅有零星的几处报道~([2-5]),
引文
[1]王剑,丁俊,王成善,等.青藏高原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2]陈文彬,付修根,谭富文,等.藏北羌塘盆地石炭系烃源岩的发现及其油气地质意义.地质通报,2013,32(7):1105-1112.
    [3]陈文彬,付修根,占王忠,等.藏北羌塘盆地角木茶卡地区下二叠统展金组烃源岩特征及意义.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5,35(1):43-49.
    [4]宋春彦,曹竣峰,王剑,等.羌塘盆地角木茶卡地区二叠系古油藏的发现及基本特征.新疆地质,2014,32(1):87-91.
    [5]曹竣锋,宋春彦,付修根,等.羌塘盆地羌资5井二叠系展金组烃源岩基本特征.海相油气地质,2015,20(2):15-20.
    [6]赵政璋,李永铁,叶和飞,等.青藏高原海相烃源层的油气生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7]王成善,伊海生,李勇,等.西藏羌塘盆地地质演化与油气远景评价.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