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小格网交通与居住用地协同发展规划研究——以济南市商埠区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城镇化的提高,城市人口以及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棘手的焦点问题,尤其是老城区出现的行车难、乘车难、停车难、秩序乱、道路网不顺畅等现象,给出行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究其原因,不通畅的道路格网以及道路两侧居住小区产生的不合理的交通量分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大街区-宽马路的形式给道路交通带来超负荷的压力,片区结构空间单一,"以车为本"的布局也让居民更加依赖小汽车出行,破坏了城市的肌理,增加了交通的绕行距离,降低了出行效率。本文以小格网交通-居住街区为研究对象,对于小格网居住街区的整体规划设计、布局组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济南市商埠区为例,研究城市道路与居住用地之间的契合,以在老城区内营造小格网骨架、功能复合、设施共享、步行公交导向的开放型居住街区。
引文
[1]李呈琛,张波,李开宇.国外可持续街区研究、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国际城市规划,2013
    [2]陈明星.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交通特征及其土地利用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
    [3]2013年济南市综合交通调查报告
    [4]周小鹏,邵敏华,孙立军.香港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J].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论坛.2004.(05)
    [5]肖亮.城市街区尺度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6.6
    [6]张杰,杨阳.济南市住区建成环境对家庭出行能耗影响研究.[J].城市发规划.2013.(07)
    [7]沈磊,孙洪刚.效率与活力-现代城市街道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8]梁鹤年.城市规划的和谐与适度.[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9][英]大卫·路德林尼古拉斯·福克著;王健单燕华译.营造21世纪的家园--可持续的城市邻里社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0]张杰,王新文主编.济南商埠区保护利用规划研究-小格网城市保护整治方法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1]孙倩.上海近代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及其对公共空间的影响.[D].上海:同济大学,2006,8
    [12]黄毅,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8.9
    [1]小格网交通--城市道路网按照其形态特征可以分为带状(Linear)、树型(Tree)、格网(Grid)三种不同的类型。其中格网道路交通是最常见的一种道路网形式,小格网交通是城市格网道路交通类型中的一种形式,它是相对于大格网而言的,主要特征是道路间距小,道路网密度大、道路相对较窄,分割城市地块有利于形成小街区形式的道路交通。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