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家蚕中JNK途径通过调控卵黄原蛋白合成影响生殖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信号途径在细胞增殖、转化、分化和凋亡等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Jun氨基端激酶(N-terminal kinase,c-Jun)蛋白为JNK信号途径最主要和最具代表性的靶标,在哺乳动物中c Jun既可以形成同源二聚体,也可与即刻早期基因(Immediate early gene,c-fos)蛋白形成异源二聚体AP-1,发挥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家蚕中Jun基因的研究报道几乎空白。本文克隆了家蚕BmJun、Bm Fos基因,但其生物学功能仍有许多不明之处。本文运用RT-PCR、IP、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家蚕JNK途径中BmJun蛋白与Bm Fos蛋白的关系及其对家蚕生殖发育的调控功能。主要结果如下:参考果蝇的DJun和DFos蛋白编码序列,本文克隆了家蚕的BmJun与Bm Fos基因序列,构建了pCMV-BmJun-EGFP和pCMV-Bm Fos-FLAG重组质粒,异源表达于HEK293T细胞系中。进一步利用提取的蛋白进行了IP实验,结果表明,BmJun与Bm Fos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图1)。因此推测,家蚕BmJun与Bm Fos蛋白形成Bm AP-1,在JNK信号途径中发挥调控作用。ds RNA方法干涉BmJun基因表达,出现了子代卵发育不良的结果(图2)。基于家蚕卵黄蛋白原(Bm Vg)在幼虫化蛹变态期间的脂肪体中合成的生理基础,本文调查了该时期BmJun,Bm Fos与Bm Vg基因的表达模式。在脂肪体组织中,Bm Vg基因的表达模式与BmJun/Bm Fos基因一致,在预蛹期显著上调表达,进一步调查证实BmJun蛋白水平在预蛹期脂肪体中显著升高(图3)。BmJun基因及蛋白在卵巢中的表达变化趋势与脂肪体中变化一致。摇摆期干涉BmJun基因,Bm Vg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调(图4)。在摇摆期用JNK激酶的抑制剂SP600125处理家蚕,结果雌性家蚕的Bm Vg蛋白在脂肪体和卵巢组织中表达量降低,蛹期的卵巢生殖腺系数显著降低,产出发育不良卵及异常产卵的成虫的比例增加,并存在剂量效应(图5,图6)。表明BmJun/Bm Fos可能以二聚体Bm AP-1参与调控家蚕Bm Vg基因在脂肪体组织中的合成,并最终参与卵巢与蚕卵的发育调控。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