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德宏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应用常规探空资料、地面气象资料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6年8月27日德宏短时强降水天气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短时强降水预警工作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从天气背景来看,2016年8月27日20时,德宏处于大陆高压边缘,大气层结不稳定,边界层、中层水汽条件较好,700~500hPa垂直风切变明显,加上低空切变线、地面辐合线作为触发机制,满足强风暴产生和发展所需的条件。一定的CAPE值和适宜的CIN值,为强对流天气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分析雷达组合反射率的时间演变,发现造成强降水中心的回波是由两条减弱的飑线与本地生成的对流云团聚合加强而成的多单体风暴形成的。径向速度场上2km以下零速度线呈内"弓"型,表明低层为汇合型流场。飑线后侧的东南风入流急流不断增强,06:03出现速度模糊,最大风速达24.9m/s以上。速度场上可分析出多个辐合速度对。分析风暴单体速度剖面图可见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后侧入流急流的典型有利配置。对比分析VIL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发现VIL与降水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都对应有一个波谷和一个波峰,并且VIL的变化较降水量有一定的提前量。根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此次短时强降水是在有利的天气尺度背景下,有较好的水汽条件和不稳定条件,由中尺度辐合线触发形成的,强对流发展的关键条件是中低层存在一定的垂直风切变。(2)合适的CIN值为短时强降水提供了储备能量。(3)从雷达回波演变特征来看,此次短时强降水属于聚合加强型。受中尺度辐合线影响,外地移来的回波与本地块状回波聚合加强,特点是雨强大,持续时间短,1小时雨量主要集中在5个体扫。(4)中低层入流急流导致中尺度辐合,进一步导致降水回波的汇聚和发展,是形成此次短时强降水的根本原因。(5)在此次过程中,VIL与降水量相比,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并存在一定的提前量,对短时强降水的短临预报预警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