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陕西省矿产资源开采强度分区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目前陕西省查明各类矿产138种,查明资源储量的91种,全省已开发利用的矿产114种。矿产资源的高强度开采引发了一系列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如引发地质灾害、造成地下水均衡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与破坏、占用破坏土地资源、矿山"三废"产生的环境污染等。调查了全省矿山开发现状,研究了矿产资源开发强度,进行了开采强度分区,共划分榆神府煤炭高强度开采区、勉县-略阳-宁强多金属高强度开采区、小秦岭金钼矿高强度开采区等11个高强度开采区,部分区域开采强度已经超出了环境承载力。研究了矿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类型,分为顶板塌陷诱发型、采空区变形诱发型、采矿废渣堆积型和露天采矿边坡诱发型4种。提出了适度开发矿产资源的建议。
引文
陈建平,范立民,杜江丽,等.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4,26(9):54-56,64.
    陈建平,范立民,李成,等.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GIS技术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J].中国煤炭地质,2014,26(2):43-48.
    陈建平,范立民,李成,等.秦巴山区矿产资源开采区地质灾害致灾模式研究[J].灾害学,2016,31(3):110-113.
    陈建平,李成,杜江丽,等.秦巴山区矿产资源开采区地质灾害发育机理研究[C]//秦巴山区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6:74-79.
    范立民,马雄德,冀瑞君.西部生态脆弱矿区保水采煤研究与实践进展[J].煤炭学报,2015,40(8):1711-1717.
    范立民,马雄德,李永红,等.西部高强度采煤区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控技术[J].煤炭学报,2017,42(2):276-285.
    范立民,向茂西,彭捷,等.西部生态脆弱矿区地下水对高强度采煤的响应[J].煤炭学报,2016,41(11):2672-2678.
    范立民,张晓团,向茂西,等.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区地裂缝发育特征[J].煤炭学报,2015,40(6):1442-1447.
    范立民.论保水采煤问题[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5):50-53.
    范立民.榆神府区煤炭开采强度与地质灾害研究[J].中国煤炭,2014,40(5):52-55.
    徐友宁,陈社斌,袁汉春,等.潼关金矿区矿渣型泥石流熵权评价[J].地质科技情报,2006,25(5);101-104.
    杨敏.影响小秦岭金矿区矿渣型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因素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杨天鸿,张锋春,于庆磊,等.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岩土力学,2011,(5):1437-1451,1472.
    郑禄璟,郑禄林,常晓娜,等.露天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金属矿山,2014,(2):131-13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