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超大城市地下空间分区规划策略探索——以上海长宁区地下空间规划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城市发展与技术进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作为缓解城市建设密度与强度过高问题,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与环境品质核心手段之一,已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但国内现有地下空间规划探索集中在城市宏观尺度与地块微观尺度,对于中观城市分区尺度的规划实践和理论总结较少。本文结合在上海长宁区的地下空间规划探索,提出中观尺度的地下空间规划应抓住明晰布局模式与空间结构、整合各专项系统以及明确控制指标体系与实施机制三项核心规划策略。文章最后对城市中观尺度地下空间规划技术方法和后续探索要点进行总结与思考,为今后类似规划提供参考。
引文
[1]麻永锋.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
    [2]张芝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7.
    [3]汪瑜鹏,尹杰.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下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初探--以武汉市武泰闸地区为例[J].华中建筑.2011(4):105-107
    [4]郑嘉轩,王超,孙银,刘光媛.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关键性控制要素研究--以天津小白楼地区为例[J].地下空间工程学报.2012(5):889-895.
    [5]蒋维科.控规层面地下空间规划内容与指标体系研究--以苏州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5.
    [6]彭芳乐,李佳川,赵景伟.关于城市商务区地下空间开发与控制的思考--以上海虹桥商务核心区为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5(6):1367-1395.
    [7]王铮,田军华,冯永杰,景坤鹏.中部地区小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初探--以灵宝市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5.
    [8]陈志龙,蔡夏妮.基于规划控制过程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控制与引导[J].民防苑:2006(S1),52-55.
    [9]王曦,刘松玉.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分类标准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4(5):43-49.
    (1)2009年长宁区地下工程数量共计1146个,总开发量为208.3万平方米,人均地下建筑面积为3.2㎡/人。与上海全市人均地下建筑面积1.35㎡/人和上海中心城人均地下建筑面积3㎡/人相比,长宁区地下空间开发相对领先。从地下空间开发类型看,长宁区商业办公地下空间开发面积占总开发面积的13.6%,比全市的6.3%高7.6%,地下公共服务开发面积比例相对较高
    (2)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商务区内地下建筑总面积达到258万平方米(超过地上建筑面积的50%),其中商业46万㎡,地下停车182万㎡。城市地铁加上完善的地下步行系统,以重要区域的地下空间为地下空间系统的核心,并通过连接周边地块的地下空间使其形成系统,整个地下空间实现了车位连通、商业连通和步行连通。同时,地下空间的环境如自然光线的引入、地下绿化体系都经过了精心设计。
    (3)《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审批和房地产登记试行规定》中承认地下空间使用权范围:建设单位应当在经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内依法实施建设;竣工后,该地下建(构)筑物的外围实际所及的地下空间范围为其地下土地使用权范围。由同一主体结合地面建筑一并开发建设的地下工程,审批程序与地面建筑一起办理;独立开发建设的地下工程单独办理,与地面建筑一样要取得土地使用权。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