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案构想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对陕西省矿山企业现有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查找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途径,依靠相关规范,结合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实际情况,对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进行了规划部署,旨在预防因矿业开发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和保护矿区及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引文
陈建平,范立民,杜江丽,等.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4,26(9):54-56,64.
    范立民,李成,陈建平,等.矿产资源高强度开采区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范立民,马雄德,冀瑞君.西部生态脆弱矿区保水采煤研究与实践进展[J].煤炭学报,2015,40(8):1711-1717.
    范立民,马雄德,蒋辉,等.西部生态脆弱矿区矿井突水溃沙危险性分区[J].煤炭学报,2016,41(3):531-536.
    范立民,向茂西,彭捷,等.西部生态脆弱矿区地下水对高强度采煤的响应[J].煤炭学报,2016,41(11):2672-2678.
    范立民.保水采煤的科学内涵[J].煤炭学报,2017,42(1):27-35.
    范立民.论保水采煤问题[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5):50-53.
    李成,陈建平,杜江丽,等.石灰岩开采区硬岩边坡复绿技术及其适用性[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6,27(2):149-153.
    李成.陕西韩城煤矿群采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对策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3,24(1):40-45.
    李永红,刘海南,范立民,等.陕北榆神府生态环境脆弱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6,27(3):116-121.
    李永红,姚超伟,程晓露,等.神府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探讨[J].资源与产业,2015,16(6):112-117.
    马雄德,范立民,张晓团,等.基于遥感的矿区土地荒漠化动态及驱动机制[J].煤炭学报,2016,41(8):2063-2070.
    任凌宇.矿山地质环境数据库建设[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6,23(1):39-41.
    任涛,丁鸿弼,蒋凡.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中数据库的设计与功能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3,24(2):97-101.
    杨圣军,赵燕,吴泉源,等.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采矿塌陷地的提取——以龙口矿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4):120-124.
    张进德,田磊,赵慧.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方法初探[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35(2):129-132.
    周进生,牛建英,张旭,等.矿山遥感监测评估特点与指标体系[J].国土资源遥感,2014,26(2):1-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