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试释良渚文化石钺上的图语和文字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良渚文化石钺刻画"渡舟"图语,由一划桨船及山、水、人、丘等象形文字组成,反面刻"尹人尹人尹人"六字,表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可能是涂山氏迎候夏禹的《南音》歌词。另一石钺刻画"规矩准绳"及山丘河流等,构成"大禹治水"图语,其反面刻大字"禹坠石刊木"与《禹贡》"随山刊木"相符;又刻小字"丁巳五日"与《夏本纪》"癸甲生启"相合,因为自癸丑至丁巳为五日,当与禹王"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故事相关。石钺图语文字证实"大禹治水"为信史。良渚文化的主人是防风氏,禹杀防风氏之君以前属于五帝时代,之后的良渚文化晚期进入夏朝年代范围。
引文
[1]徐新民、梅亚龙、张蜀益、杨根文:《平湖庄桥坟遗址发现良渚文化原始文字》,《中国文物报》2013年6月21日第6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湖市博物馆:《平湖庄桥坟遗址刻画符号图集》,文物出版社,2014年。张炳火:《良渚文化刻画符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湖市博物馆:《浙江平湖市庄桥坟良渚文化遗址及墓地》,《考古》,2015年。下文所引发掘图文资料,不另注。
    [3]夏星南:《试说防风氏国与良渚文化的关系》,《史前研究》2000辑刊。方酉生:《试论良渚文化与防风国》,《百越文化研究——中国百越民族史学会第十二次年会暨百越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李健民:《防风氏与良渚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中国·德清第三届防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
    [4]安志敏:《良渚文化及其文明诸因素的剖析——纪念良渚文化发现六十周年》,《考古》1997年第9期。
    [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遗址2006~2007年的发掘》,《考古》2008年第7期。刘斌、王宁远:《2006-2013年良渚古城考古的主要收获》,《东南文化》2014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