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矮砧苹果栽培的“千阳模式”探析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苹果大发展时期,90%的果园是按照乔砧密植栽培模式建立的。这种栽培模式虽然对推动我国苹果产业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但由于乔砧密植栽培控冠和促进结果技术难度大,果农难以掌握,管理费时费工,加之该模式自身的缺陷,致使大多数果园密闭、光照不良、产量低、果品质量差,已不能适应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需要。为了使我国苹果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进一步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增加果农收入,近年来,千阳县抢抓国内苹果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按照"大企业引领、合作组织带动、能人大户示范、园区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果业,探索形成了矮砧苹果标准化生产的"千阳模式"。该模式对于推动我国苹果栽培制度与国际接轨,实现我国苹果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苹果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的战略性转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从"政策支持引导、新型主体推进、矮砧技术支撑、田间大学培训、标准品牌创新、产业融合发展"六个方面,对"千阳模式"的核心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