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浅析负性倾向的类型及成因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回顾了负性倾向的理论研究及其四个方面的概念,并从社会生活中的负面新闻入手,参考前人理论、所做过的实验,针对负面倾向的成因、影响负面倾向程度的因素做了深入探讨,并创新地提出负面程度、内容类别、文化环境等自变量对于负面倾向程度的影响。
引文
[1]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J].国际新闻界,1999年01期.
    [2]刘雨花.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当今社会的审丑现象[J].新闻世界,2014年10期.
    [3]王丽丽.负面报道注意力资源占有现状的受众心理学解读[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93-96.
    [4]王众.负面新闻如何获得正面效应[J].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13期.
    [5]刘毅.基于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舆论引导[J].当代传播,2008(3):18-20.
    [6]张良君.如何挖掘负面新闻报道中的正面舆论效应[J].传媒观察,2011(9):34-35.
    [7]李贤斌.受众对负面新闻的接受心理分析[J].青年记者,2015(5):14-15.
    [8]易嘉.挖掘负面新闻的正面效应[J].Chinese Journalist,2010(9):63-64.
    [9]李强,苏慧丽.网络新闻受众负面偏向的关注度研究——基于传播心理学视角[J].当代传播,2014(1).
    [10]张国良,廖圣清.中国受众的信息需求与满足[J].新闻记者,2004(11):42-4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