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批量传统解剖瓶装标本的若干整改方案与试行比较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正>解剖学瓶装标本是传统的耐用型实验资源之一,多数采用标本表面直接黏贴结构名称的做法[1],其优点是标本观摩学习方便直观,无需再翻找资料查看结构名称,学习省时省力;但也导致医学专业学生面对标本时,缺乏自行反应辨认的过程,存在学习印象相对不深刻,对结构知识点容易理解不透彻,不利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来说,是一
引文
[1]洪永华,杨开明.解剖实验教学瓶装标本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四川解剖学杂,2003,11(1):81.
    [2]刘凤霞,王水泉,白鑫,等.基于精制瓶装解剖学标本的多媒体标本考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解剖学杂志,2014,39(4):576-577.
    [3]崔晓军,谢华,钟遂平,等.解剖学标本考试改革的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4):314-315.
    [4]李忠华,王兴海.解剖学技术(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3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