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金融企业网络的京津冀区域网络结构测度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选取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数据,从企业组织的角度测度京津冀城市群的网络结构特征。依托京津冀区域金融企业分支机构数量等数据,构建企业网络服务值、企业网络连接通量、连锁连接数等多个指标分析京津冀区域网络结构的网络性、中心性和功能性特征。研究表明,首先,京津冀区域已初步形成基于金融业网络化格局,城市间通过企业流的作用建立了不同程度的网络联系且层次分明;其次,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差异化明显,北京的金融服务能力和中心性远高于其他城市,作为区域双中心之一的天津,对外辐射能力明显较差,城市群多中心发展趋势仍然有待加强;再次,区域功能极化明显,一半以上的产业功能集中于北京、天津、石家庄,相比之下中小城市的金融产业功能有较大差距。最后,结合京津冀区域的基础,从金融产业层面提出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网络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
引文
[1]朱惠斌,李贵才.基于功能网络的珠三角区域经济空间格局[J].经济地理,2015,02:1-6.
    [2]Sassen S.Global City:New York,London,Tokyo[M].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1.
    [3]Hall P.The World Cities[M].London:Heinemann,1996.
    [4]Beaverstock J V,Smith R,Taylor P A.Roster of World Cities[J].Cities,1999,16(6):445-458.
    [5]Sassen S.The Global City:New York,London,Tokyo.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6]Taylor P J.World Cities Network:A Global Urban analysis.London:Routledge,2004.
    [7]Hall P,Pain K.多中心大都市:来自欧洲巨型城市区域的经验.罗震东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8]朱惠斌.基于航空客流的中国城市功能网络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4):59-63.
    [9]陈浩,陆林,郑嬗婷.基于旅游流的城市群旅游地旅游空间网络结构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地理学报,2011,66(2):257-266.
    [10]赵渺希,刘铮.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国城市网络研究[J].城市规划,2012,36(9):23-28.
    [11]尹俊,甄峰,王春慧.基于金融企业布局的中国城市网络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5):754-759.
    [12]谭一洺,杨永春,冷炳荣,等.基于高级生产者服务业视角的成渝地区城市网络体系[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6):724-732.
    [13]李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12:80-85.
    [14]陈映雪,甄峰,王波,邹伟.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中国城市网络信息空间结构[J].经济地理,2013,04:56-63.
    [15]虞蔚.我国重要城市间信息作用的系统分析[J].地理学报,1988,02:141-149.
    [16]汪明峰,宁越敏.互联网与中国信息网络城市的崛起[J].地理学报,2004,03:446-454.
    [17]曹小曙,薛德升,阎小培.中国干线公路网络联结的城市通达性[J].地理学报,2005,06:25-32.
    [18]李仙德.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19]金钟范.基于企业母子联系的中国跨国城市网络结构--以中韩城市之间联系为例[J].地理研究,2010,09:1670-1682.
    [20]张晓明,汪淳.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城镇格局分析:高级生产者服务业视角.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1(2):44-59.
    [21]刘江会,贾高清.上海离全球城市有多远?--基于城市网络联系能级的比较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4,11:30-38.
    [22]邹小华,薛德升,黄颖敏.等级化、网络化与区域化:基于律师事务所空间分布的中国城市体系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134-142.
    [23]武前波,宁越敏.中国城市空间网络分析--基于电子信息企业生产网络视角[J].地理研究,2012,02:207-219.
    [24]吴康.京津冀城市群职能分工演进与产业网络的互补性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03:63-72.
    [25]鲁金萍,杨振武,刘玉.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05:117-122.
    [26]赵渺希,魏冀明,吴康.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联系及其复杂网络演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4,01:46-52.
    [27]唐子来,李涛.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城市体系比较研究--基于企业关联网络的分析方法[J].上海城市规划,2014,06:37-45.
    [28]陈红霞,李国平,张丹.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及其优化整合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11:74-79.
    (1)从1到4办事处的等级规模逐渐变大,其中0表示城市内无企业相关分支机构;1表示企业办事处的规模显著偏小或缺乏独立运行能力;4表示公司总部;分支机构规模等级大小在1到4之间的,则通过进一步的比较赋予2分或者3分。
    (1)在计算不对称连接通量矩阵时,城市a到城市b的H值为各个企业的最大服务值与该企业在城市a的服务值的乘积和;城市b到城市a的H值则为各个企业的最大服务值与该企业在城市b的服务值的乘积和。由于一般情况下同一企业在城市a和城市b的服务值并不相同,得到的新的比值矩阵也将是不对称的(其中矩阵对角线上的数据为其自相关系数)。从此计算方法也可以看出,从一个城市出发到另一个城市的连接通量数值越小,表明该城市的服务功能越强。
    (1)图中选取了连接通量水平大于0.02的主要联系,连接线的粗细表示连接通量的大小差异
    (1)根据不对称矩阵的计算方法,如果从城市A到城市B的连接通量数值大于从城市B到城市A的连接通量数值,则说明在这两个城市的连接关系中,B的服务功能更强,处于辐射地位,A则处于被辐射的地位。
    (1)线的两端标明了连接通量的大小,其中靠近某城市一端的数值表示从该城市出发的连接通量,另一端则表示进入该城市的连接通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