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空间到场所:历史古村落保护策略研究——以南京杨柳村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针对我国历史村落保护工作中长期以来"重物质空间,轻人文关怀"的现实,本文强调了历史村落保护在乡村复兴和历史村落改造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并提出场所精神的重塑和再造在兼容历史文脉与现代功能、提高空间认同的改造目标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解决当下历史村落保护与更新困境的关键所在。基于"场所理论",本文通过分析村落建筑空间、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三要素在村落保护和文化传承中的内嵌关系和外在影响,进而以南京市杨柳村为实证案例,具体分析历史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从村落形态完善、水路环境重塑和社区空间复兴等角度总结保护更新思路与实施手段。最后,本文认为在历史文化价值和意识不断提高的提升、体验经济等新型经济形态快速发展和地域认同不断日趋强化的今天,历史村落保护与更新将逐渐出现精细化、过程性和融合性的发展趋势,人、历史、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将被赋予更多的关注目光,而作为"人、物"两张皮的传统机械静态规划也注将转轨到"物、我"融合的现代柔性动态规划中。
引文
[1]卞白平,新时期古村落的发展与经营,今日国土,2009年第4期,19.
    [2]今日信息报,第007版,冯骥才:守住“最后的家底”,2006年11月21日
    [3](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文化模式,(王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2.
    [4]罗艳霞.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村落保护开发研究.太原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
    [5]王云才、郭焕成、徐辉林,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0
    [6]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居空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6页
    [7]刘沛林,传统村落选址的意象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5年第1期。
    [8]光明日报,第009版,吴卫华:文化自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2008年9月24日。
    [9]万艳华,王玮.大余湾历史文化名村:“模式语言”的解析与应用[J].华中建筑,2008,25(11):161-165.
    [10]诺伯格·舒尔茨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武汉:华中尅家大学出版社.1995.p8.
    [11]Massey D.Spatial Divisions of Labor:Social Structures and the Geography of Production,Methuen Press.New York.1984.
    [12]Pred A.Place as Historical Contingent Process:Structuration and the Time Geography of Becoming Places.AAG,1984,74:279-297.
    [13]Agnew J.The Power of Place:Bringing Together Geographical and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s.Boston:Unwin Hyman.124-39.
    [14]马晓,周学鹰.地域建筑的文化解读——南京“九十九间半”[J].华中建筑,2012,01:176-181.
    [15]马晓,周学鹰.南京杨柳村“九十九间半”[J].古建园林技术,2013,02:59-63+1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