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农区吊厕与当地发展和传统生态伦理的关联研究——以西藏中部地区扎西林和伦布岗的吊厕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 英文论文题名:On Dry Toilets in Tibetan Rural Areas and the Relation to the Local Developments and Traditional Ecological Ethics
  • 论文作者:曾仁利
  • 英文论文作者:Zeng Renli ;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 年:2014
  • 作者机构:西南民族大学;
  • 会议召开时间:2014-09-01
  • 会议录名称:藏学学刊(第10辑)
  • 英文会议录名称:Journal of Tibetology
  • 语种:中文
  • 分类号:TU993;B82-058
  • 学会代码:SCZX
  • 学会名称: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 页数:13
  • 文件大小:685k
  • 原文格式:O
摘要
文章主要依据田野调查第一手材料,介绍了吊厕的形制、结构、布局和功能;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吊厕蕴含的文化生态理念。文章认为,吊厕的衍生与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是藏区特殊生态环境和藏族传统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是物质转换和能量流动的载体。吊厕形象诠释了藏族循环、转换、感恩、回报等传统生态和文化理念。这种理念在合理利用资源、建设生态文明及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关系方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hape,structure,layout and function of dry toilets in Tibetan rural areas based on firsthand materials from the author's field work and does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some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ideas the toilets contain.The article holds that the appearance of the toilets is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s in Tibetan areas,and views them not only as a joint product of the spe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s a carrier of substance transformation and energy flow.The toilets supply a vivid 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al Tibetans'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ceptions such as recycling,transformation,gratitude and reward.The conceptions can provide great inspiration for rational 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harmonious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 and nature,and between man and society.
引文
1生态文化是民族在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及其被环境所改造的过程中,在文化与自然互动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蕴含和表现在这个民族的宇宙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等之中。参见郭家骥:《生态文化论》,《云南社会科学》,2005(6):80-84。
    2西藏自治区卫生厅:《西藏卫生四十年》,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1:19。
    3[日]河口慧海:《西藏秘行》,孙沈清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249。
    4西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编辑组:《藏族社会历史调查》(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56。
    5多杰才旦:《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16。
    6[法]石泰安:《西藏的文明》,耿昇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114。
    7任乃强:《任乃强藏学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235,236。
    8徐平、郑堆:《西藏农民的生活》,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29-31。
    9刘志扬:《乡土西藏文化传统的选择与重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73-275。
    10陈波:《生活在香巴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9,47-61。
    11张世文:《亲近雪和阳光:青藏建筑文化》,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88-91。
    12材料来源于扎西林村工作队情况调查表和村民访谈记录。
    13 2013年,村工作队争取到扎囊县黑青稞推广项目资金3.5万元,从隆子县买回黑青稞种子,无偿提供给村民试种。
    14扎西林村从事的副业主要是织氆氇;部分村民养羊,但数量不多,织氆氇所需的羊毛大部分来自外地。
    15资料来源于2013年10月国际山地中心喜马拉雅地区气候变化与适应研讨会成都会议上的数据。
    16当地村民1970年始种春小麦。1972年试种冬小麦,撒了106亩的种子,次年收回111亩的种子和一些秸秆,此后弃种冬小麦。
    17伦布岗有10位村民主要从事牦牛放牧。他们自愿组合,分为五组。夏秋季节,四组在格桑拉山顶上放牧,一组在半山腰放牧;冬春季节都回到村边附近的山脚处放牧。
    18罗绒战堆、樊毅斌:《毛驴数量的变化与西藏农村的发展和变迁》,《中国藏学》,2011(2):70-78。
    19波啦(?),拉萨藏语音译,“爷爷”的意思。
    20《亲近雪和阳光:青藏建筑文化》,2004:88-89。那个时代部分老百姓居住的是平顶房,厕所位于院落的一角,和平顶房保持了一段距离。据笔者访谈,老百姓修建楼房,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修建楼房后,为了图方便,有的厕所才和房屋连接在一起。
    21杨嘉铭、赵心愚、杨环:《西藏建筑的历史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64。
    22西藏自治区概况编写组、西藏自治区概况修订本编写组:《西藏自治区概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38。
    23徐平、郑堆:《西藏农民的生活——帕拉村半个世纪的变迁》,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29-31。
    24水源地、寺院、湖泊、河流、路口等处,禁止大小便。
    25任乃强:《任乃强藏学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236。
    26西藏中部地区农户耕作时,施用干粪作为底肥,对耕地进行淹灌。
    27多杰才旦:《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16。藏族在封建农奴制时期就存在人粪尿和草木灰混合、施用干肥的实践。
    28罗绒战堆:《藏族地区“惜杀惜售”问题的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1):70-78。
    29西藏自治区统计局:《2011年西藏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172-177。
    30杨嘉铭:《西藏建筑的历史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194。
    31西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编辑组:《藏族社会历史调查》(二),成都:民族出版社,2009:12。拉加里地区肥料主要是大粪和一部分厩肥,二月里家家都掏厕所。
    32孙林:《西藏中部农区民间宗教的信仰类型与祭祀仪式》,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627。拉巴(?)是对当地巫师的称呼。西藏各地对巫师有多种称呼。
    33郁丹:《在神的怀抱里:一个安多藏族村落的生态——显圣景观》,《西北民族研究》,2010(2):21-35。
    34南文渊:《藏族传统文化与青藏高原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81-82,8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