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DNA甲基转移酶在罗伯茨绿僵菌生长、抗逆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DNA甲基化作为真核生物中的一种重要表观遗传机制,在不同物种之间的分布模式和作用差异显著。在真菌中,DNA甲基化在调控多种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罗伯茨绿僵菌是研究真菌侵染昆虫机制的一种模式系统,同时也是化学农药杀虫剂的替代品,但是目前对其DNA甲基化分子机制研究甚少。本论文在罗伯茨绿僵菌中鉴定出两个DNA甲基转移酶(Mr RID和Mr DIM-2),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Mr RID和Mr DIM-2分别与蛹虫草的Cm DMTA和Cm DIM-2及脉孢菌中的RID和DIM-2同源关系较近。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分别不同基因突变菌株(ΔRID、ΔDIM-2和ΔRID/ΔDIM-2)。不同DNA甲基转移酶突变株的基因组DNA甲基化结果显示,ΔRID、ΔDIM-2和ΔRID/ΔDIM-2菌株中m C位点数量分别占野生型菌株的~71%,~10%和~8%。深入分析发现,Mr RID在DNA甲基化过程中起着识别DNA甲基化位点的功能,而且一些DNA位点的甲基化需要Mr RID和Mr DIM-2共同参与。通过检测不同DNA甲基转移酶突变株的生物性状发现,ΔMr DIM-2和ΔRID/ΔDIM-2的生长速度和产孢能力明显弱于野生型和ΔMr RID,热激或紫外照射后突变株(尤其ΔMr DIM-2和ΔRID/ΔDIM-2)的孢子萌发率相对于野生型明显下降。但是所有突变株对化学物质耐受力与野生型菌株相比无明显差异。毒力测定实验显示,相对于ΔMr RID(LT50=4.6±0.8)和野生型(LT50=4.4±0.5)菌株,ΔMr DIM-2(LT50=6.5±0.9)和ΔRID/ΔDIM-2(LT50=7.3±1.2)的毒力明显下降,而且虫子尸体表面产孢能力也明显减弱。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