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自治”还是“国中之国”——以英美法与中国法关于上海公共租界“永租制”解释之差异为中心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 论文作者:何岩巍
  • 年:2016
  • 作者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 会议召开时间:2016-02-01
  • 会议录名称:北京史学论丛(2015)
  • 语种:中文
  • 分类号:K29
  • 学会代码:SYLL
  • 学会名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页数:9
  • 文件大小:472k
  • 原文格式:O
摘要
<正>鸦片战争以后,"租界"这一特殊形态的外国人聚居区出现在中国众多通商口岸。在这些"租界"中,尤以上海公共租界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众多的通商口岸中上海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在19世纪50年代后远远超过其他地区,上海公共租界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上海公共租界特殊的法律地位也使其区别于专属某国的租界具有某种"自治"的性质。如何理解上海公
引文
(1)夏晋麟:《上海租界问题》,太平洋国际学会,1932年;徐公肃:《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阮笃诚:《租界制度与上海公共租界》,杭州法云书屋,1936。岑德彰:《上海租界略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吴圳义:《上海租界问题》,台北正中书局,1981;费成康:《中国租界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2)费成康:《中国租界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384页。
    (1)《翰府锦囊》,转引自杨国桢:《明清土地约文书研究》,人民出版社,1988,92页。
    (1)Gaius,inst.3.145.
    (2)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57页。
    (3)[美]约翰·梅利曼:《所有权与地产权》,《比较法研究》2011年第3期。
    (1)黄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4页。
    (2)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03页。
    (3)黄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4页。
    (4)同上书,第四章。
    (5)[日]资贺秀三:《清代诉讼制度之民事法源的概括性考察》,载资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约》,法律出版社,1998。
    (1)赵冈:《中国土地制度史》,新星出版社,2006,15页。
    (2)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131-132页。
    (3)[法]孟德斯鸠著,严复译:《法意》卷二按语,《严复集》第四册,中华书局,1986,939页。
    (4)张国华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1982,462-463页。
    (5)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五》,中华书局,1958,5682页。
    (1)[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80。
    (2)同上。
    (3)丁作提:《财产中的权利与权力》。www.21ccom.net 41k
    (1)[英]F.W.梅特兰著,樊安译:《国家、信托与法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