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建成环境无序扩张、环境污染、生态结构失衡、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峻,城市生态修复建设受到空前重视。城市湿地公园因其独特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渐成为干预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途径,其干预机制主要包括物理作用机制、化学作用机制、生物作用机制和社会文化作用机制四个方面。本文从生态修复理论视角出发,阐明了城市湿地公园干预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果,并从湿地生境修复、湿地生物修复、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修复、社会文化生态修复四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建设自然与城市,城市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建成环境。
引文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J].城市规划学刊,2014(3).
    [2]耿国彪.我国湿地保护形势不容乐观--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公布[J].绿色中国,2014(3):8-11.
    [3]苏美蓉,陈晨,杨志峰.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研究进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12(4):147r154.
    [4]贾建中,朱荣远,余新晓,杜春兰,等.风景园林与防灾减灾[J].风景园林,2010(5).
    [5]李禄康.湿地与湿地公约[J].世界林业研究,2001,14(1):1-7.
    [6]杨云峰.天然类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7]周凤霞,姚运先,曹卫华,等.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效率与研究展望[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6):106-110.
    [8]武传太.哈尔滨市群力新区公园湿地景观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9]孙毅,郭建斌,党普兴,刘艳辉.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理论及技术[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7,03:33-35+38.
    [10]张丽,朱晓东,陈洁,朱兆丽,潘涛,李杨帆.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补水模式及其净化效果与生态效益[J].应用生态学报,2008,12:2699-2705.
    图表来源:图1-5作者自绘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