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三江源生态移民研究回顾与展望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生态移民作为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从20世纪90年代就是政府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生态移民研究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并围绕着内蒙古等地的生态移民工程而形成一个热点。近几年,随着三江源区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的开展,生态移民问题也进入学者的视野,本文对近年来国内生态移民研究尤其是三江源生态移民研究回顾和总结,以期找到更好的研究切入点。
From 1990's,eco-migration is pointed out as a very important method to treat the problem of the ecosystem by Chinese government.Gradually,it also becomes a new research theme at the academia.Especially reviewed from the research of the ecomigration at Sanjiangyuan Area,the paper tries to find a better method to deal with this intractable question.
引文
(2)参见徐君:《三江源生态移民考察的思考与研究取向探索》,载《西藏研究》,2008年第2期。
    (1)参见包智明:《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参见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编:《中国生态移民的起源与发展》,2004年。
    (3)参见盖志毅、宋维明、陈建成:《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及其对策》,载《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4)参见李皓:《论生态移民与民族地区现代化》,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1期。
    (5)参见侯东民:《草原人口生态压力持续增长态势与解决办法——经济诱导式生态移民工程的可行性分析》,载《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6)参见池永明:《生态移民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载《经济沦坛》,2004年第1期。
    (7)同(3)。
    (8)参见杨维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移民发展对策研究》,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参见崔献勇、海鹰、宋勇等:《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移民问题研究》,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参见刘朝晖:《民族文化对生态移民的影响与因应策略》,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3)参见李锦:《四川横断山区移民安置模式》,载《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4)参见东日布:《生态移民扶贫的实践与启示》,载《中国贫困地区》,2000年第10期。
    (5)参见刘学敏:《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效果与问题探讨》,载《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4期。
    (6)参见孟琳琳、包智明:《生态移民研究综述》,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7)参见葛根高娃、乌云巴图:《内蒙古牧区生态移民的概念、问题与对策》,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第2期。
    (1)参见李宁、龚世俊:《论宁夏地区生态移民》,载《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参见桑敏兰:《论宁夏的“生存移民”向生态移民的战略转变》,载《生态经济》,2004年第1期。
    (3)参见娜日松、孟和巴雅尔:《两种机制两种效应——镶黄旗向呼市转移生态移民的比较分析》,载《北方经济》,2005年第2期。
    (4)任国英:《内蒙古托克旗生态移民的人类学思考》,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5期。
    (5)初春霞、孟慧君:《内蒙古生态移民面临问题及其对策思考》,载《北方经济》,2005年第6期。
    (6)于存海:《论西部生态贫困、生态移民与社区整合》,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7)乌力更:《试论生态移民工作中的民族问题》,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8)葛根高娃等:《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移民的概念、问题与对策》,载《内蒙古社会科学》第24卷第2期,2003年。
    (1)参见孟琳琳:《生态移民对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以敖力克嘎查为例》,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4月。
    (2)参见胡华征:《生态移民的自愿与非自愿性研究——内蒙古阿拉善盟孪井滩调查》,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5月。
    (3)参见闫秋源:《环境社会学视野中的生态移民与社区构建——以内蒙古鄂托克旗棋盘井移民村为例》,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5月。
    (4)参见洪燕:《生态移民项目的评估研究——以苏尼特右期都呼木生态移民村为例》,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5月。
    (5)参见荀丽丽:《“绿色”的权威及其实践——内蒙古的一个生态移民村的社区透视》,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5月。
    (6)参见赵宝海:《被“设计”了的生活——以内蒙古额济纳旗生态移民为例》,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5月。
    (1)参见新吉乐图主编:《中国环境政策报告:生态移民——来自中日两国学者对中国生态环境的考察》,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
    (2)载《青海研究报告》,1998年第2辑。
    (3)参见郎国清:《试论三江源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载《中国林业》,2003年第2期。
    (4)分别参见景晖、徐建龙:《三江源生态建设系列研究报告》《关于人类活动对黄河源头径流量变化的影响》《关于人类互动对三江源草场“三化”的影响》《关于三江源区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等,载《青海研究报告》,2006年第3辑。
    (5)参见唐小平:《三江源区基本生态特征与自然保护区设置》,载《林业资源管理》,2003年第1期;陈孝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杨德福:《三江源生态保护的战略意义》,载《林业经济》,2003年5月。
    (6)参见董锁成等:《三江源地区主要生态问题与对策》,载《自然资源学报》,2002年第6期。
    (7)参见王作全等:《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法律对策研究》,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参见何玉邦:《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思路及措施》,载《青海科技》,2003年第1期。
    (2)参见李林等:《三江源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载《气象》,2004年第8期。
    (3)参见董得红:《三江源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价值补偿问题刍议》,载《青海环境》,2003年第4期。
    (4)分别载于:《四川水利发电》,2004年4期;《青海省情研究》,2005年第1期。
    (5)参见马洪波:《三江源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载《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6)参见景晖、徐建龙:《清以来人类活动对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载《攀登》,2005年第3期。
    (7)参见刘晓琼等:《三江源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研究》,载《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1期。
    (8)分别参见李凌民:《对三江源自然保护生态移民问题的几点思考》,载《青海省情研究》,2004年第1期;《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的几点思考》,载《青海学刊》,2003年第6期。
    (9)参见张志良等:《三江源区生态移民推拉力机制与移民规模分析》,载《开发研究》,2005年第6期。
    (10)参见张涛:《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的国民及其后续产业的选择》,载《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增刊。
    (11)参见盛国滨:《论“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与可持续发展》,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2)分别参见尹秀娟等:《“三江源”生态移民与迁入地城镇化建设》,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制约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迁入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载《西北人口》,2006年第5期。
    (1)参见乔军:《对三江源生态移民权利保障的思考》,载《攀登》,2006年第3期。
    (2)参见马宝龙:《困境与对策:三江源藏族生态移民适应性研究》,载《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3)分别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4)参见白玛措:《生态人类学与西藏草地研究》,载《中国藏学》,2005年第4期。
    (5)载《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5年。
    (6)参见《2005青藏高原环境与变化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5年。
    (1)参见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西藏及其他杂果扭曲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2006年,成都。
    (2)九三学社青海省委员会内部资料,2003年。
    (3)主要有徐君:《理想与现实之间:三江源生态移民调查——以青海玉树州为例》(载《反扶贫与国际区域合作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6年),徐君、绿色江河:《2006年三江源生态移民考察报告》;徐君、李保军:《2005年治多县生态移民调查报告》;邓文、徐君:《2005年格尔木市生态移民调查报告》皆为(内部资料);徐君:《生存与发展:三江源生态移民补偿政策研究》(“西藏及其他藏区社会变迁及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摘要汇编,2006年)等。
    (4)Humphrey Caroline and Sneath David,The End Of Nomadism Society:State And The Environment In Inner Asia,U.S.A.,Duke University Press Durham 1999.
    (1)11~(th)seminar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ibetan studies,Germany,2006.
    (2)从2005年到2007年三年期间,除了一些报刊新闻媒体以及上级相关部门的视察外,只有青海省某高校学生和上海某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到过三江源地区部分移民村做过短暂几天的调查,再没有听说其他的调查。一些具体数据性调研也多是出自具体的工作部门。如财政部驻青海办事处专员课题组《关于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绩效的调查报告》(《财政研究》2004年第3期)、人民银行玉树支行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及资金支持情况的调查(《青海金融》2006年第10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