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提升寒地城市滨河空间品质的城市设计策略——以哈尔滨市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切入,以哈尔滨市马家沟滨河空间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城市设计的方法提升寒地城市滨河空间品质。通过田野调查与访谈,发现马家沟滨河空间的可达性和开放性不足、周边建筑和人工设施干扰过度、气候防护性薄弱、与周边用地缺乏配合互动、历史性和特征性缺失等问题。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及访谈,归纳出寒地城市滨河空间应具备物质空间、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等三个层面的多元品质,包括亲水性、开放性、可达性、气候防护性、生物多样性、生态弹性、自然度、文化历史性、特征性等9项。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针对马家沟滨河空间现状问题提出系统连续的城市设计策略,通过控制导则等措施提升寒地城市滨河空间品质,为人们创造舒适开放、自然生态、具有场所感和历史文化特征的寒地城市滨河空间。
引文
[1]徐洪涛.上海苏州河滨河空间规划与开发[J].现代城市研究,2005(Z1):82-89.
    [2]杨保军,董珂.滨水地区城市设计探讨[J].建筑学报,2007(7):7.
    [3]沈清基.对城市河流的生态学认识[J].上海城市规划,2003(2):31-36.
    [4]曹光明.北方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4:10-12.
    [5]秦磊,任志华,李晓晶,李艳杰,曲仓健.寒地城市滨河区域的和谐共生——以扎鲁特旗鲁北镇滨河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1(11):66-73.
    [6]陈可石,刘轩宇.基于生态修复的城市滨河区景观改造研究——以美国圣安东尼奥河改造为例[J].生态经济,2014(7):188-192.
    [7]东京都建设局.隅田川流域河川整备计划[M].东京:东京都建设局,2007:27-30.
    [8]HYOSEOP Woo,CHANG Wan-kim,MYUNG Soo-han.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for stream restoration in Korea[J].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2005,9(1):19 27.
    [9]吕飞,于婷婷.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我国城市棕地改造研究——以哈尔滨马家沟繁荣街区段景观改造为例[J].中国园林,2014(3):68-73.
    [10]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河道及滨水地带的“整治”与“美化”[J].现代城市研究,2003,05:29-32.
    [11]刘生军,吕飞,徐苏宁.双重属性下的黑河滨水区城市设计探讨[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2010:6.
    [12]冷红,郭恩章,袁青.气候城市设计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2003(9):49-54.
    [13]吴纲立,永续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台北:詹氏书局.2009:125-12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