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矿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阐述了我国矿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影响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引文
[1]秦德先,刘春学.矿产资源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吴和平,吴玲,何艳梅.矿产资源优化利用与矿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7,4(2):1-6.
    [3]关凤峻,刘法宪.对我国矿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146-147.
    [4]刘孙丹,雷冬梅,杨伟伟.低碳经济背景下云南矿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8(02):155-158.
    [5]李占寅,吴小飞.中国矿产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煤炭地质,2008,11(11):84-87.
    [6]毕献武,董少花.我国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进展与展望[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4,1(1):14-21.
    [7]宋国明.我国与周边国家进行矿业投资合作的前景分析[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8]刘新全,吴仲雄,陈义旷.中国矿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及对经济的影响[J].采矿技术,2006,6(2):122-123.
    [9]王喜莲,贾县民.中国城市化和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矿业,2007,16(06):37-39.
    [10]胡建军,刘恩伟.建设绿色矿山促进采矿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矿业,2012,21(08):60-61.
    [11]周科平,古德生.发展集约型矿业[J].中国金属通报.2010,27:14-16.
    [12]崔斌.我国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12.
    [13]武增强.浅谈新形势下矿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思路[J].经济师,2013,3:39-40.
    [14]马伟.基于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税收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