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矽卡岩矿床岩体形态定量分析及成矿关系研究—以安徽铜陵凤凰山铜矿床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矽卡岩型矿体的产状主要受岩浆岩的形态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带所控制。因此,在研究矽卡岩型矿床的成矿预测过程中,岩浆岩的形态为重要的约束条件。凤凰山铜矿床是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本文以凤凰山新屋里岩体为实验对象,运用数学形态学和欧式距离变换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岩体形态结构多级分解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并提取出度量三维形态特征的几何参数。利用新方法定量地分析和提取新屋里岩体的几何形态特征和形态参数,建立岩体形态因素(wr1G、wr2G)、接触面构造因素(a IT)、挤压应力场因素(a IP)的三维栅格模型。将矿体栅格模型和控矿地质因素三维栅格模型叠加显示,综合分析控矿地质因素与矿体的定量关系,发现以下为矿体就位最有利部位:(1)距离一级趋势面-25~50米的岩体部位;(2)距离二级趋势面200米附近的外凸部位,附近岩体切平面与趋势面走向一致;(3)岩体原始接触面和趋势接触面之间的夹角在35゜~70゜的接触带中;(4)岩体原始接触面与区域挤压远应力场之间的夹角在50゜~60゜的岩体部位。在此基础上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岩体形态参数与矿化空间分布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新方法提取出来的岩体三维形态特征和形态几何参数对矿化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能有效地指示矿体位置。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