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重庆市綦江区一次风雹天气过程的成因及特征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利用MICAPS资料和重庆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3年8月17日发生在重庆市綦江区的一次强风雹天气过程的成因和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环流形势、雷达回波特征、单站风廓线以及探空资料,得出:(1)此次冰雹天气过程发生在中高层有急流,中低层有切变、暖中心以及地面处于两低压之间的各层相配合的环流背景下,冰雹发生地区的深层垂直风切变较大。(2)CAPE值猛增配合极小的CIN值,同时K值>30,SSI值>250,SI值<0,预示着强对流天气的发生。(3)低层暖平流,中层冷平流为此次天气过程提供了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4)过程发生时雷达回波基本反射率因子图中风雹区回波强度较大,最大值为60d BZ。(5)区域具备适宜冰雹生长的0℃、-20℃层的高度以及两层间的厚度条件。为以后本地预报类似天气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引文
1伍志方,叶爱芬,胡胜,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多普勒统计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04,20(4):391-400.
    2 钟玮,陆汉城.中低空急流带内的强对流天气的风暴强度指数[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5(6):66-69.
    3 盛裴轩,毛节泰,等.大气物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78-80.
    4 寿绍文.中尺度天气学(第二版).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34-35.
    5 陆汉城,杨国祥.中尺度天气原理和预报(第二版)[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274-275.
    6 郭媚媚,赖天文,罗炽坤,等.2011年4月17日广东强冰雹天气过程的成因及特征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2,28(3):425-43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