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全过程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的若干建议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尾矿库作为矿山企业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既是危险源又是环境风险源。据美国克拉克大学对全球的公害评定结果,尾矿库溃坝造成的危害在世界公认的93种事故和公害中排名第18位,仅次于核爆炸、神经毒气和核辐射等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近年来中国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频发,并造成严重生态环境影响。2006~2015年,中国共发生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57起,近85%的事件造成水环境污染,危及饮用水安全,并对地表水、地下水构成危害。本文以防范和应对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降低事件的生态环境影响为目的,从"事前防范、事中应对和事后治理与赔偿"的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全过程角度分析当前存在的短板,并提出建议。在事前防范方面,尾矿库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环境风险评估与环境应急预案编制起步较晚,开展积极性不高。区域流域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尚属空白,重点区域未能建设防止尾矿污染的拦截设施,造成更大范围和程度的尾矿污染。在事中应对方面,多部门应急联动机制体系不顺,信息共享手续繁琐,过程复杂。在事后治理与赔偿方面,污染治理资金缺口较大、地方资金配套不足。针对以上短板,提出构建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全过程应急管理体系的如下建议:1.建立尾矿库设计建设、事前日常监管维护、事中应急响应、事后修复管理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并明确尾矿库企业和主管部门的责任和义务。2.力口强尾矿库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环境风险评估和环境应急预案编制。3.建立尾矿库应急多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多部门联合调查、联合监测、联合执法、联合应急处置与信息共享。4.综合利用强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矿山开发押金制度、尾矿库生态环境治理政府性信托基金等多种金融手段,为尾矿库污染治理与赔偿提供有力保障。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